历史文化

洛阳为什么别名斟鄩

日期:2021-07-13   来源:网络

斟鄩,洛阳古称 ,为史籍记载中夏朝的都城。据《竹书纪年》记载,从夏朝第三任君主太康开始,到夏桀皆以斟鄩为都城。根据文献记载夏后氏活动的中心区域。据史书记载,斟鄩地望在河南洛阳盆地故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处。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并初步被确认为夏代中晚期都城斟鄩的遗址。

有夏之居

斟鄩(zhēn xún),是夏朝古都。夏禹始建都于阳城,后迁阳翟。阳城在登封,阳翟在禹州,均离洛阳不远。夏王朝的第三个帝王太康都斟鄩。根据众多史料记载,夏都斟鄩的位置大致在伊洛平原地区: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二里头1号宫殿复原图

古本《竹书纪年》记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书纪年》又载:“仲康即帝位,据斟鄩。”

《逸周书·度年》载:“太康居斟鄩,羿又居之,桀亦居之。”

今本《竹书纪年》曰:“自洛汭延于伊汭,居易无固,其有夏之居。”

《史记·夏本纪·正义》云:“《商书》云:‘太康失邦,兄弟五人须于洛汭’,此即太康居之,羿亦居之,桀又居之。”

《史记·吴起列传》言:“夏桀之居,左河济,右泰华,伊阙在其南,羊肠在其北。”

《国语·周语》载:“昔伊洛竭而夏亡。”

《括地志》云:“故鄩城在洛州巩县西南五十八里,盖桀所居也。”

《史记·夏本记》云:“太康居斟鄩、羿亦居之,桀又居之”。羿即后羿,为东方夷族的一个首领,他乘太康无道、夏民怨愤,入居斟鄩,执政,拒太康于外。太康卒,扶仲康即王位,仍居斟鄩。

司马迁在《史记封禅书》中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司马迁这个“三代”确实指的是秦之前的夏、商、周皆定都河洛地区。

这些文献表明,伊洛交汇的洛阳盆地是夏人的活动中心,这个王邑遗址,就是史书记载的斟鄩,今本《竹书纪年》载:“仲康居斟鄩。”斟鄩作为夏朝国都,在夏朝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洛阳二里头遗址的考古发掘也基本证实了这一点。 经碳14测定,二里头遗址绝对年代,在约公元前1900年左右,相当于夏代,距今有4000多年的历史,总面积为3.75平方公里,内有大型宫殿遗址。众多考古学家认为,二里头文化遗址就是夏代都城遗址,即夏斟鄩的所在地。

考古发现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的考古学家致力于寻找失落的夏王朝的遗存,这种探寻活动集中在河南西部。根据古代文献记载,豫西地区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奴隶制王朝--夏的中心活动区域,而“下洛之阳”为夏王朝的重要都邑所在地。

1959年,古史学家徐旭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在洛阳偃师市翟镇乡二里头村发现了一处大型遗址。自此,新中国三代考古学者对这一遗址进行了40多次发掘。

考古发掘和研究情况表明,这里是公元前二千纪前半叶中国乃至东亚地区最大的聚落,它拥有所知中国最早的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器群及青铜冶铸作坊,是迄今为止可确认的我国最早的王国都城遗址。这个遗址就是夏都斟鄩遗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云顶天宫》原著小说结局是什么
下一篇:洛阳为什么被称为西亳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