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大暑养生吃什么

日期:2021-07-22   来源:网络

大暑时节,是一年中最热的时期。今天送来大暑的养生吃法,既消暑且不失健康,亦是色香味皆具的美好蔬食。

一、和风秋葵

秋葵,是盛夏的好食材,它被认为是最佳的保健蔬菜之一。秋葵的粘性物质,可促进胃肠蠕动,对关节也有润滑作用,秋葵可凉拌、可炒,也可煮汤。家里凉拌最简单了,将秋葵入水汆一下,配上自己喜爱的调味,即可享用。

二、姜汁西瓜饮  

西瓜,是男女老少的夏日最爱。西瓜性凉,不可贪食,但咱们还是放不下它,如何是好?送上一杯姜汁西瓜饮,用生姜汁调和西瓜的寒性,甜中带着姜的辛辣,选嫩姜更好,几乎感觉不到姜的辣味。做法简单,打新鲜的西瓜汁时,加入一块生姜片即可。

三、腌嫩姜  

冬吃萝卜夏吃姜,嫩姜在这个季节上市。大自然对我们很好,盛夏体热皆散于体表,肠胃其实虚寒,这时节正需要嫩姜。嫩姜可以切丝炒菜、拌菜,因为嫩和甜,不爱吃姜的小主也能吃下嫩姜丝。好物不等时,它一年也就三到四周的上市期,大家去菜场时可以买些回来做腌姜片,是道绝配小菜。

做法:

一、将嫩生姜冼净,晾干后切成薄片,放入大盆中加入盐,腌制四小时。

二、熬制糖醋汁:取锅,加入冰糖和白醋(比例 二:一),小火熬至糖融化,放凉。再加入等量白醋,搅匀备用。

三、腌制的姜片会出水,把姜片挤干后放入干净容器中,倒入晾凉的糖醋汁,用勺子压实姜片,糖醋汁的量以刚没过姜片为宜。玻璃容器加盖密封,二天之后就可以吃了,一星期后味道更佳。(可多做些放入冰箱冷藏,可保存二个月。)

注意:如果在玻璃瓶中放入几个玫瑰茄,姜片就会变成粉红色,日本料理中华丽的寿司姜,就是这样而来!

四、消暑的三豆粥

盛夏爱煮绿豆粥,除了绿豆外,还可以再加入一些黑豆和赤小豆,这样就成了“三豆粥”,功效更甚,且不用担心绿豆的寒凉。三豆粥是从扁鹊的“三豆饮”演变来的。“三豆饮”是中医中一道著名的处方,黑豆、绿豆、赤小豆皆有祛湿利水、清热解毒的功效凉。对于夏季深受热邪、湿邪困扰的人来说,非常合适。如果不喜欢喝粥,也可以磨成豆浆喝,效果是一样的。

五、祛湿水

暑期湿度大,体内的湿气也随之累积,大暑宜祛湿。薏米的祛湿功效,大家都很熟悉。让人担心的是,薏米性微寒,不宜多食。今天推荐的是不寒凉的祛湿薏米水。将薏米放热锅里翻炒,炒至有点微微的焦,晾凉后装密封的容器中,经常取一些泡水喝。

大暑养生六妙招

一、巧用芳香植物消暑化湿:比如新鲜的藿香叶、薄荷叶、佩兰等,用来煮汤或熬粥。但要注意不能过度,也不能将其作为治疗疾病的方法。

二、趁暑化湿解冬病:不过也不是所有慢性病都能利用暑天来治疗,还得依个人体质。比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腹泻、风湿等阳虚症疾病,有上述慢性病的人可以利用好大暑这个时节治病,若是一些体质热的慢性病人就不适合用这种方式来治疗了。

三、多饮暖水益消暑:需要提醒的是,为了解渴有人一次性饮水过多,殊不知这样会增加心脏负担,使血液浓度快速下降,甚至出现心慌、气短、出虚汗等现象。所以,炎热季节,渴极了应先喝少量的水,停一会儿再喝。

四、药食同粥补气清暑:在大暑节气,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西瓜翠衣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可以帮助市民安度盛夏。

五、消暑切莫动“肝火”: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一定要避免生气着急等极端情绪,应尽量做到“心静自然凉”。

六、“桑拿天”健身宜散步;大暑养生首先要避开 “桑拿天”,闷热天气尽量少出门、少活动,即使出门也不能长时间暴露在露天环境中。为了让体内的湿气散发出来,应尽量在早晚温度稍低时进行散步等强度不大的活动。  

注意事项

一、不要凉水冲脚。脚上的感觉神经末梢受凉水刺激,容易诱发肢端运动痉挛、关节炎和风湿病。

二、别让寒气伤肺气。夏季空调房间的最佳温度为二五℃~二7℃,每隔二小时要通风换气。

三、夏季饮食五佳。最佳调味品是食醋,最佳蔬菜是苦味菜,最佳汤肴是番茄汤,最佳饮料是热茶,最佳水果是西瓜等。

夏天多吃“三薯”

一、马铃薯吃马铃薯预防情绪中暑:“情绪中暑”的人,最容易受到抑郁、灰心丧气、不安等负面情绪的困扰。马铃薯可以帮你补充维生素A和C,代替由于过多食用肉类而引起的食物酸碱度失衡,让你远离坏情绪。

二、紫薯吃紫薯护血管抗过敏:紫薯富含铁、硒元素和花青素。硒和铁是人体抗疲劳、抗衰老、补血的必要元素,特别是硒被称为“抗癌大王”,易被人体吸收。花青素是一种强有力的抗氧化剂,还能够增强血管弹性,改善循环系统,抑制炎症和过敏,改善关节的柔韧性。

三、蓣薯(山药)吃蓣薯(山药)保湿皮肤健脾胃:山药学名蓣薯,其中含有薯蓣皂,能促进内分泌荷尔蒙的合成,能促进皮肤表皮细胞的新陈代谢,提升肌肤的保湿功能,改善体质。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大暑起居养生要注意什么
下一篇: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是什么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