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刘墉追案》刘墉和珅能斗到一起吗
二十几年前的一部《宰相刘罗锅》,让大家认识了大清名臣吏部尚书、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少保,以奉公守法、清正廉洁闻名于世的刘墉。自此,刘墉成为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只是,当时的那部剧杜撰的内容较多,大家没能看到历史上真正的刘墉。
近日,《刘墉追案》开播,书生借此机会跟大家一起聊一聊正史里的刘墉和他的传奇事迹。众所周知,乾隆帝专宠和珅,使其成为朝中最大的权臣,大清最大的贪官。刘墉,乾隆朝最大的清官,所以诸多小说和野史都在聊他和和珅之间的博弈。正义与邪恶之间的斗争,最终正义胜出。
嘉庆四年正月,刘墉被加封太子少保,参与审理文华殿大学士和珅不法之案。正史里的这段记载,给刘墉和和珅之间的斗争划上了句号。正史有盖棺定论,那有没有电视剧里演得那么多刘墉和和珅之间的博弈呢?有,但明确提出的极少。
《清史稿》曾有记载,说乾隆四十七年御史钱沣弹劾山东巡抚国泰贪纵营私,刘墉奉旨偕同和珅、钱沣赶赴山东济南府查察此案。在此期间,和珅有意偏袒国泰,钱沣据理力争,刘墉主持正义,将国泰伏法。这个案子,就是《刘墉追案》的第一个案子“假传圣旨案”的后续故事。
其实不看正史,也能隐约发现,此案系富国泰所为,山贼胡江的猜测是对的。
刘墉可以借这个案子弹劾和珅偏袒贪官,但当时和珅如日中天,不是刘墉想扳倒就能扳倒的,乾隆帝不想和珅倒,刘墉再大的本事,也无济于事,并且和珅做的也很干净,总能找几个替罪羊,刘墉没有十足的证据,也难扳倒和珅,一不小心还会被和珅反咬一口。
因此,刘墉只能沉默自守,以滑稽的一面与和珅周旋。之后,刘墉跟和珅明面上是和和气气的同僚,暗地里互相较劲,正面交战不多。所以,正史里关于刘墉和和珅之间斗争的记载极少。
刘墉出自名门望族,朝中根基很深,和珅为正红旗钮祜禄氏,背景很深。所以,这两位不到万不得已,不会正面硬刚,不是谁怕谁,而是谁也扳不倒谁,在乾隆帝不想铲除和珅的情况下,刘墉和和珅硬刚的局面是两败俱伤。
贪官降职还好说,清官降职就不好了,其他贪官还要指望刘墉查办呢。所以,刘墉只能暗中跟和珅较劲。至于二人的年龄,刘墉比和珅大30岁,但年龄不能成为二人是否能斗争到一块的证据,因为官职大小不以年龄论。
从正史记载来看,和珅应该谢谢刘墉,嘉庆帝让大臣们廷议如何处置和珅,结果是凌迟处死。考虑到和珅曾位极人臣,公开凌迟处死有些不妥,所以固伦和孝公主和刘墉等人建议,赐和珅狱中自尽。最后,嘉庆帝赐和珅在家用白绫自尽。
和珅的长子丰绅殷德因娶乾隆帝第十女固伦和孝公主,得免连坐,因和珅案件牵涉甚广,刘墉向嘉庆帝建言避免案件扩大化,妥善做好善后事宜。因此,和珅死后的第二天,嘉庆帝发布上谕,申明和珅一案办结。
刘墉和和珅可以斗到一起,大多是暗斗,明面上的争斗不会像影视剧里那么多。影视剧之所以杜撰那么多故事,是想体现正义和邪恶之间的博弈,邪不压正。
相关文章
-
刘墉是怎么查办山东国泰贪污案的
刘墉的官场生涯,前半生可以说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百姓称他为“刘青天”。有一年,刘墉出任 ... -
刘墉驼背吗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 ... -
刘墉想退休嘉庆皇帝为什么不同意
其实我们都知道嘉庆不愿意放走刘墉,是希望可以借助刘墉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来辅助他的同时又可 ... -
刘墉的家世如何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家族是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年间官 ... -
刘墉做到正一品花了多少年
从秦始皇建立大秦朝开始,我国的封建制度算是翻开了篇章。而始皇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朝 ...
相关推荐
-
刘墉是怎么查办山东国泰贪污案的
刘墉的官场生涯,前半生可以说刚正不阿、为国为民,百姓称他为“刘青天”。有一年,刘墉出任 ... -
刘墉驼背吗
刘墉就是家喻户晓的“刘罗锅儿”,因为他为官“忠君、爱民、清廉”,深得百姓喜爱。有关他的 ... -
刘墉想退休嘉庆皇帝为什么不同意
其实我们都知道嘉庆不愿意放走刘墉,是希望可以借助刘墉在朝堂上的影响力来辅助他的同时又可 ... -
刘墉的家世如何
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刘墉出生于山东诸城,家族是名门望族,其曾祖父刘必显在顺治年间官 ... -
刘墉做到正一品花了多少年
从秦始皇建立大秦朝开始,我国的封建制度算是翻开了篇章。而始皇上位的第一件事,就是整理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