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故宫銮驾库是干什么的
銮驾库为清代銮仪卫贮存皇太后仪驾、皇帝法驾卤簿之所。其址在东华门迤南,北设随门房6间,东南临紫禁城墙,西有蜿蜒而过的内金水河,为一独立的院落。院东侧有大库5间,南侧有大库10间,均为黄琉璃瓦硬山式顶,内设上下两层。銮驾库内原有大堂3间、小堂3间及办事房、小库班房、档房等,今已无存。南库前曾出土“古今通集库”碑,为明代遗物,此地当为通集库遗址。
法驾卤簿
仪卫名。法驾,即天子车驾。《史记·吕后本纪》: 乃奉天子法驾, 迎代王于邸。蔡邕:天子有大驾、小驾、法驾。法驾上所乘, 曰金根车,驾六马,有五时副车,皆驾四马,侍中参乘,属车三十六乘。
法驾卤簿一般较大驾卤簿规格略小。清顺治三年(1646) 定制, 皇帝仪仗设大驾卤簿、行驾仪仗及行幸仪杖。乾隆十三年(1748) 厘定仪仗之制,改大驾卤簿为法驾卤簿。按定制,法驾卤簿用于祭祀方泽、太庙、社稷、日月、先农各坛、历代帝王庙、先师各庙。
若遇庆典朝贺,则陈于太和殿庭。其制,九龙曲柄黄伞盖设于太和殿门外正中,次为拂、炉、盒、壶、盘、瓶、椅、杌在殿檐东西。仪刀、弓矢、豹尾枪亲军、护军相间为十班,均在丹陛三层,相间达于两阶。阶下静鞭、仗马列甬道东西。紫赤方伞、扇等列丹墀东西。
玉辇、金辇在太和门外, 五辂在午门外, 宝象在五辂之南,宝象之南设铙歌鼓吹乐,导象在天安门外。若于圆明园行庆贺礼,则陈于正大光明殿阶下,至大宫门外,惟辇、辂、仪象不设。若御天安门受俘, 则设九龙曲柄黄华盖于楼檐下,设丹陛卤簿于午门外左右两观下,设丹墀卤簿于阙左右门至端门北,设仗马于两角楼前,设辇辂仪象于天安门外,设静鞭于两角楼夹御道左右,设金鼓铙歌大乐于午门前,设丹陛大乐于卤簿之末,其器有云、方响、箫等。
仪驾
仪驾,汉语词语,读音yí jià,意思是皇太后、皇后的仪仗,出自《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
《清会典图·舆卫九·仪车》:“皇后仪驾仪车,木质,髤以明黄。”《清史稿·礼志七》:“两宫皇太后归政, 穆宗 行亲政典礼,先期遣告天、地、庙、社,届日陈皇太后仪驾、皇帝法驾卤簿,设表案 慈宁宫 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