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故宫馆藏青釉莲花尊
青釉莲花尊,北朝,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
尊侈口,束颈,腹部硕大,腹下渐收,圈足外撇。釉色青绿。周身遍布纹饰,以莲花为主题。从口部到颈部的纹饰以弦纹分隔为三层,最上一层贴印6个不同姿态的飞天,中间一层饰宝相花纹,下层贴印团龙图案。颈肩部饰6个条形系。腹部装饰上覆下仰的莲瓣,上部覆莲分为三层,层层叠压,依次延伸,其中第三层莲花瓣尖向外翘起,第二层与第三层莲瓣之间贴印菩提叶一周。下部仰莲分为两层,莲瓣丰满肥硕。足部也堆塑覆莲瓣两层。
这是1948年河北景县北魏封氏墓群出土的四件青釉仰覆莲花尊之一。形体高大,气魄雄伟。它综合了雕刻、刻划、模印贴花等装饰方法,特别是腹部,采用堆塑的手段,以仰覆的莲花瓣吻合而成,叶脉清晰可辨,将莲花完整、丰腴的姿态在这一仰一覆之中完美地表现出来,既是装饰,又是器身结构的一部分,毫无牵强之意,同时也避免了纯粹摹仿自然的作法,是装饰艺术的成功之作。
北朝时期佛教盛行,这件仰覆莲花尊使用了飞天、宝相花、菩提叶、莲花等佛教装饰题材,反映了佛教艺术对北方陶瓷的影响。
在中国南方也出土有类似的莲花尊,只是胎、釉化学组成差异较大。这种相同的时代风格,表明了南北之间陶瓷艺术的相互交流。
青釉莲花尊
青釉莲花尊,高67厘米,口径19厘米,足径20厘米。
尊撇口、长颈、鼓腹、高足中空外撇。肩、颈相接处置6个由双股泥条做成的竖系。通体纹饰达11层:颈部3层,自上而下依次为塑贴的飞天、宝相花及团龙纹,纹饰之间以凸弦纹相隔;肩、腹部以塑贴加雕刻技法装饰主题纹饰,由3层覆莲瓣、2层仰莲瓣、1层菩提树叶组合而成,莲瓣肥硕,瓣尖翘起;胫部雕刻2层覆莲瓣纹,瓣尖亦翘起。通体施青绿色釉,釉的玻璃质感较强,釉层开片。圈足内素胎无釉。
此尊为1948年河北景县封氏、祖氏墓群出土的四件莲花尊之一。其形体高大,气魄雄伟,集塑贴、模印、雕刻等多种装饰技法于一体,纹饰华缛精美,令人叹为观止。尊上的莲瓣、团花、飞天等装饰题材与南北朝时期盛行佛教文化的历史背景相吻合。科技工作者对这种青瓷进行化学分析的结果表明,其胎、釉的化学组成与南方青瓷不同,具有北方青瓷特点。该青釉莲花尊堪称北朝时期北方青瓷的杰出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