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京剧的板式是什么
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通俗的讲就是唱腔节奏。通常有四类: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板、导板、摇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等。
板式是什么
板式是戏曲音乐中的节拍和节奏形式。板式一词原有两种含义:①指板眼形式,即节拍形式。中国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通常以板、鼓击拍,板用以表示强拍,鼓则用以点击弱拍或次强拍。因此,在古代音乐及民间音乐术语中就把强拍称为板,而把弱拍或次强拍统称为眼,合称板眼。此外,还有板式家具。板式家具是以人造板为主要基材,是板件为基本结构的拆装组合式家具,全部经表面装饰的人造板材加五金件连接而成的家具。
戏曲板式
一个小节即为一板。依板眼形式的不同,分别称为一板三眼(四拍子)、一板一眼(二拍子)、有板无眼(一拍子,或称流水板)、无板无眼(散板)等。②指下板形式,即节奏形式。这是昆曲中通用的音乐术语。例如,唱腔中字随板出的称“迎头板”,后半拍出字的称为“腰板”(亦称“?板”)或“腰眼”;散板曲调不点板眼,只是在一句唱腔终了时方下一板,称为“截板”或“底板”。
板眼:板表示强拍,眼表示弱拍手和次强拍,有板无眼(1/4):每一小节只有一拍,并以四分音符为一强拍(1/4),一板。一板一眼(2/4),每小节有两拍,一强拍,一弱拍,一板、一
眼。一板二眼(3/4)板、头眼、二眼。一板三眼(4/4)板、头眼、中眼、未眼。中国传统音乐中节拍形式的通称。其种类有“一板一眼”、“一板三眼”、“有板无眼”、“无板无眼” 等。一板或一眼都是1拍。在一般情况下,板位相当于现代国际通行记谱法的强拍位置,眼位则相当于弱拍位置(只是位置相当,并不都意味着强弱规律的相当)。一板一眼的节拍形式,称为“一眼板”(相当于2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眼位在第2拍。一板三眼的节拍形式,称为“三眼板”(相当于4拍子)。其板位在第1拍,头眼在第2拍,中眼在第3拍,末眼在第4拍。有板无眼的节拍形式,称为“流水板”(相当于1拍子)。每拍皆为板位,但不能理解为每拍都是强拍。无板无眼的节拍形式,称为“散板”。亦即自由节拍形式。板有“实板”、“虚板”(“腰板”)的区别。打在乐音发出同一时刻的板称为实板;打在乐音未发出以前、或乐音发出后延续过程中的板称为虚板(腰板);打在自由节拍乐句音末的板称为底板。同样,眼也有“实眼”、“虚眼”(“腰眼”)的区别。在传统的声乐曲中,还有以两个三眼板组成的节拍形式(相当于8拍子),称为“赠板”。板眼的符号,在工尺谱中通常以“、”或“×”(板)、 “○”(眼、中眼)、“●”(头眼、末眼)“—”或 “└”(腰板、底板)、“△”(腰眼)等表示之。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清朝京剧没有女演员
顺治这年19岁,他对明朝留下的教坊司大有意见。他召见礼部尚书说:“教坊司里的女乐成分太复 ... -
京剧四小名旦的由来
中国京剧继1927年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确立“四大名旦”之后,青 ... -
京剧四大须生为什么有七个人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 ... -
京剧《八大锤》是什么故事
《八大锤》又名《王佐断臂》,包括《车轮大战》《断臂说书》两折,京剧传统剧目。该剧目取材 ... -
京剧《野猪林》是什么故事
传统京剧《野猪林》取材于文学名著《水浒传》第六回至第九回。故事说的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得家 ...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清朝京剧没有女演员
顺治这年19岁,他对明朝留下的教坊司大有意见。他召见礼部尚书说:“教坊司里的女乐成分太复 ... -
京剧四小名旦的由来
中国京剧继1927年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确立“四大名旦”之后,青 ... -
京剧四大须生为什么有七个人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 ... -
京剧《八大锤》是什么故事
《八大锤》又名《王佐断臂》,包括《车轮大战》《断臂说书》两折,京剧传统剧目。该剧目取材 ... -
京剧《野猪林》是什么故事
传统京剧《野猪林》取材于文学名著《水浒传》第六回至第九回。故事说的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得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