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京剧的板式有哪些类型
京剧的板式是指:唱腔的-板眼结构形式。通俗的讲就是唱腔节奏。通常有四类:一眼板,三眼板,无眼板,散板。在各种声腔中,原板是变化的基础。除原板外,还有慢板、快板、导板、摇板、二六、流水板、快三眼等。
散板
中国音乐术语,指一种速度缓慢节奏不规则的自由节拍。
在传统的器乐、中国民歌以及戏曲中都经常运用。最早运用散板的乐曲是晋朝开始有记谱的古琴曲和唐代的雅乐。唐代雅乐以“序、破、急”作为结构,其中序为散板、破为慢板、急为快板,很多中国音乐都有类似的结构,亦影响到日本的雅乐和韩国的盘索里。在西方音乐中,和散板意思相近的词语是Senza Misura(自由拍子)和Ad libitum(随意)。
原板
一种戏曲唱腔的板式。二拍或四拍子,中等速度,节奏平稳,适于抒情、叙事与描写景物。如平剧的西皮原板。
慢板
豫剧唱腔中的重要板式之一,和二八,流水,飞板并称四大正板.慢板为一板三眼,4/4节拍,上下句是最基本构成单位,每个上下句又大多由两个小分句构成.词格或为三三四的十字韵,或为二二三的七字韵.上,下句均起于中眼,且上句切分搭口与下句平搭形成对称的句式乐段.不仅旋律优美,速度也灵活多变,适用于表达喜,怒,哀,乐等多种情绪,和发展变化着的感情.由由于节拍的快慢,旋律的简繁,又分化出迎风,金钩挂,反金钩挂,连环扣,拐头钉,倒脱靴,一口喃等板式和哭剑,七折,五音等专用腔式.
快板
快板是一种传统说唱艺术,属于中国曲艺韵诵类曲种。早年称作“数来宝”,也叫称“顺口溜”、“流口辙”、“练子嘴”,是从宋代贫民演唱的“莲花落”演变发展而成。建国后,快板艺术取得了极大的发展,形成了闻名全国的三大艺术流派,即:高派(高凤山)、王派(王凤山)、李派(李润杰)。
快板表演方式简单,有单口、对口、群口三种表演方式。唱词合辙押韵自由,一段唱词可以自由转韵,称为“花辙”。表演时演员用竹板或者击打节拍,一般只表演说理或抒情性较强的短篇节目,快板书艺术形成后,也开始着重创作并表演长篇书目。快板艺术在发展的同时,也在历史上各个时期受地域环境、地方方言和表演风格的不同,派生出诸多分支,如:数来宝、莲花落、竹板书、说鼓子、快板书、御板书、小快板、天津快板、陕西快板、兰州快板、武安快板、四川金钱板、绍兴莲花落等表演形式。
摇板
传统戏曲中紧拉慢唱的一种板式。京剧二黄﹑西皮均有摇板,一般表现激动﹑喜悦或悲愤情绪。
二六
二六,汉语词语,读音为èr liù,即十二的意思。还是京剧西皮调名。二六为十二之意。因开口以前,胡琴过门共有十二板,故名。原出于昆曲《水仙子》、《刮地风》,多表现愤怒怨望急切之情。如《捉放曹》 陈宫 的“你那里休道我言多语诈”一段即是。
流水板
京剧板式。由二六板进一步紧缩而成,由于节奏紧促,每个分句之间的停顿不太明显。是叙述性较强的一种曲调,适合表现轻松愉快或慷慨激昂的情绪。分快、慢两种。如《打严嵩·金殿》邹应龙所唱“忽听万岁传圣命”一段。
相关文章
-
为什么清朝京剧没有女演员
顺治这年19岁,他对明朝留下的教坊司大有意见。他召见礼部尚书说:“教坊司里的女乐成分太复 ... -
京剧四小名旦的由来
中国京剧继1927年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确立“四大名旦”之后,青 ... -
京剧四大须生为什么有七个人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 ... -
京剧《八大锤》是什么故事
《八大锤》又名《王佐断臂》,包括《车轮大战》《断臂说书》两折,京剧传统剧目。该剧目取材 ... -
京剧《野猪林》是什么故事
传统京剧《野猪林》取材于文学名著《水浒传》第六回至第九回。故事说的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得家 ...
相关推荐
-
为什么清朝京剧没有女演员
顺治这年19岁,他对明朝留下的教坊司大有意见。他召见礼部尚书说:“教坊司里的女乐成分太复 ... -
京剧四小名旦的由来
中国京剧继1927年梅(兰芳)、程(砚秋)、荀(慧生)、尚(小云)确立“四大名旦”之后,青 ... -
京剧四大须生为什么有七个人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 ... -
京剧《八大锤》是什么故事
《八大锤》又名《王佐断臂》,包括《车轮大战》《断臂说书》两折,京剧传统剧目。该剧目取材 ... -
京剧《野猪林》是什么故事
传统京剧《野猪林》取材于文学名著《水浒传》第六回至第九回。故事说的是林冲被高俅陷害得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