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卢浮宫雕像馆有哪些藏品
卢浮宫的雕像馆成立于1817年,共有展厅27个,展品1000多件,多为表现宗教题材的作品,部分为表现人体和动物的作品。在这里可以看到着色髹金的木刻《基督受难头像》、《十字架上的耶稣》、《圣母与天使》、意大利的雕塑《圣母与孩童》、17世纪的《童年时期的路易十四》,18世纪的名人像《伏尔泰》,19世纪的群塑《舞蹈》等。
在卢浮宫精美的艺术珍宝雕塑中,有三个女人必去参观的。卢浮宫的镇馆之宝——“维纳斯”、“胜利女神”、“蒙娜丽莎”。《卢浮宫镇馆之宝——典雅千古的三个女人》博文中已介绍了这三个永远美丽的、典雅千古的女人。
《被缚的奴隶》与《垂死的奴隶》则完全是另一种风格。有人称它为反抗的奴隶。他如公牛一样健壮的身体呈螺旋形强烈地扭曲着,似乎正在力图挣脱身上的绳索,虽然双臂被反绑着,但全身的肌肉都紧绷着,让人感到那里蕴含着无比强大的反抗力量,相比之下,身上的绳索则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似乎仅仅成了装饰品。他的头高昂着,紧闭着嘴唇,眼睛圆睁着,眼神中流露出反抗的愤怒和坚强不屈的意志。
这个抗争的奴隶的手是未雕好的大理石。只有直接在石料上进行创作的非常杰出的艺术家才会这么大胆。他以自己的作品为荣并把它展示出来,是一位真正的寻求创作自由的文艺复兴艺术家。
《垂死的奴隶》又名《入睡的奴隶》。他两眼紧闭,似乎不是在迎接死亡,好象是在休息。他那安祥的脸上,没有垂死挣扎的痕迹,也没有因痛苦而造成的痉挛,却呈现出一种梦幻般的平静和陶醉,仿佛是一种摆脱了苦难的昏迷。他左手支撑着头部,右手扶在胸前,好象刚刚经历过严酷的折磨,精疲力尽,正在进入一种解脱的状态。
这两尊雕像体现了米开朗基罗那悲天悯人的痛苦思绪,作品表现的仿佛不是奴隶,而是两个英勇的斗士,人的尊严达到了完美地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