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的历史原型是谁

日期:2022-04-29   来源:网络

历史原型

竺香玉

在民间传闻之中,她是曹雪芹家中买回的小丫鬟,自小就伺候曹雪芹读书。当时曹家还有一个亲戚之女叫做李香玉,也打小长在曹家。跟曹雪芹三人虽然身份不同,但是三个少年少女感情还是非常交好的,就如同书中的薛宝钗、贾宝玉、林黛玉三人。

李香玉长大之后,按照当时的惯例是需要入宫参选的。曹家不想让李香玉去,于是强迫竺香玉冒名顶替,于是竺香玉只得来到了皇宫之中,没想到却被雍正一眼看中纳为嫔妃。而李香玉则嫁给了曹雪芹为妻。。而雍正非常喜欢竺香玉,可惜命却不长,早早就崩逝了皇位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乾隆。

据专家考证故宫博物馆如今珍藏的雍正12妃画像,这些画像上绘制的并不是满人而是汉人美女,而从眉眼神态来看,这12幅美人画像应当绘制的是同一个美人,而不是雍正的12个妃嫔,而这个美人很可能就是出身曹家的竺香玉。乾隆皇帝上位之后,竺香玉作为雍正曾经的宠妃自请离宫为雍正出家修行,乾隆允准,于是竺香玉离开了皇宫。也就是离宫之后,竺香玉跟曹雪芹又有了往来。当时曹家已经被雍正查抄过一次了,曹雪芹也已经从少爷变成了罪臣之后,带着妻子潦倒度日。竺香玉出宫之后经常接济他们夫妻二人,也给他们讲了不少宫中秘辛。正是通过从竺香玉这得知的秘事,曹雪芹有感而发开始创作《红楼梦》。

林黛玉的生活原型是叶小鸾

持有这观点的人认为,林黛玉来自繁华的苏州,叶小鸾是吴江人,吴江隶属于苏州。也可以说是苏州人,从小说中对林黛玉的年龄和外貌描写看,都与叶小鸾极其相似,林黛玉的性格也与叶小鸾极相似,以才情而论,林黛玉与叶小鸾不相上下,在众姐妹中冠绝群芳。从对生活的态度说,她们都不喜奢华,潇湘馆的布置以冷色调的绿为主,种植竹、梅等植物。叶小鸾在游西湖时喜笙歌去后之水色,特别是林黛玉中秋联诗时的“冷月葬花魂”,有人认为是来自叶小鸾的“ 戏捐粉盒葬花魂 ”。

文化原型

湘妃。林黛玉在大观园的居所潇湘馆因有千百竿翠竹遮映而得名,她在诗社别号“潇湘妃子”,探春道:“当日娥皇、女英洒泪在竹上成斑,故今斑竹又名湘妃竹。如今她住的是潇湘馆,她又爱哭,将来她想林姐夫,那些竹子也是要变成斑竹的。”相传帝舜死于广西苍梧,葬于湖南九嶷山,二妃娥皇、女英一路寻觅到洞庭湖,望九嶷山痛哭,洒泪竹上成斑,泪尽,死于长江、湘江之间,死后成湘水女神,也叫湘妃、湘夫人。林黛玉还泪、爱哭,含有娥皇、女英的文化因子。

西施。林黛玉婀娜苗条、转盼含情、忧郁多病之美与天下第一美女西施颇有些神似。小说描写林黛玉“病如西子胜三分”,即用了西施捧心的典故。贾宝玉形容林黛玉容貌“眉尖若蹙”,为她取字“颦颦”,尽得西施颦眉之风流。林黛玉自作怀古诗《五美吟》第一首咏西施“一代倾城逐浪花” 。贾府下人常以“病西施”戏称林黛玉,被称为“林黛玉之副”的晴雯也喜欢“天天打扮的像个西施的样子”。

飞燕。林黛玉葬花的回目“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以杨妃比配薛宝钗,以飞燕比配林黛玉,这是用了“环肥燕瘦”的典故,赞美薛宝钗丰满圆润之美犹如杨妃,黛玉轻盈袅娜之美犹如飞燕。汉伶玄《赵飞燕外传》:“长而纤绠轻细,举止翩然。”晋葛洪《西京杂记》卷一:“赵后体轻腰弱,善行步进退。”因腰肢纤柔灵巧,飞燕善作掌上舞。小说描写林黛玉“行动似弱柳扶风”,描写晴雯“水蛇腰,削肩膀,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一颦一笑、举手投足之间无不透出如同飞燕起舞般的自然舞美。

李清照。林黛玉的《葬花吟》《秋窗风雨夕》《桃花行》等作品表现出来的忧愁、憔悴、柔婉、清瘦形象,与李清照《醉花阴》词“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声声慢》词“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一剪梅》词“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堪称千载知音。愁、泪、瘦是李清照、林黛玉诗词作品中共通的主题,也是她们生活、命运的写照。

莺莺。林黛玉反抗礼教,追求真爱,受到《西厢记》的启发,回目“西厢记妙词通戏语”。宝黛读西厢是《红楼梦》中一个经典镜头。林黛玉越看越爱看,自觉词藻警人,余香满口。虽看完了书,却只管出神,心内还默默记诵。后来又在很多场合不自觉将那西厢曲词脱口而出:“呸,原来也是个‘银样镴枪头’。”甚至连睡梦中都忘情的吟出“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之句,行令时又吟出“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之句。

曹雪芹以舜妃娥皇女英的神话传说作为构思林黛玉的精神风貌和生活环境的素材,以灵芝仙草和巫山女神瑶姬作为绛珠仙草和绛珠仙子的神话渊源,为林黛玉开掘并准备了丰富的美之源泉。从《西厢记》的崔莺莺形象以及晚明才女冯小青、朱楚生、叶小莺等人的传记中摭取素材, 塑造林黛玉追求自由婚姻的性格;继承《楚辞》开创的“ 香草美人” 传统,以竹、芙蓉和芭蕉来象征林黛玉的精神风貌;借唐代诗人刘希夷《代悲白头吟》和明代唐寅《花下酌酒歌》及其葬花轶事来构思“ 黛玉葬花”情节。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明清小说有哪些特点
下一篇:中秋节为什么会有烧塔的民俗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