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红楼梦》林黛玉为什么不吃妙玉的醋

日期:2022-05-07   来源:网络

《红楼梦》中有个情节貌似不合常理,也不合逻辑。书中的妙玉与黛玉明明没什么交际,却能成为“莫逆之交”。这就很不合常理,她们连最基本的、彼此了解的机会都没有,怎么就会一见如故成为“知己”呢?

黛玉一向不喜欢交际聚会,很少主动串门儿,去也只去宝玉那里,很少去别处。所以根本不可能时常到妙玉的栊翠庵来喝茶聊天的。而且,妙玉心里也没别人,她根本瞧不上别人,就只对宝玉刮目相看。连李纨这个贤良的“大菩萨”都非常讨厌妙玉的为人。可见平时的妙玉是一张多么尖酸刻薄、令人讨厌的脸了。

然而,就是黛玉与妙玉这样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人,却好像久别重逢的知己一般。就连妙玉笑话黛玉是个“大俗人”,黛玉都能宽容大度的都一笑了之。这不符合黛玉一贯的性格呀。那么,问题来了,黛玉了解妙玉为何竟像“了解自己一般?”。

妙玉与黛玉的性情举止惊人相似

妙玉自从来到栊翠庵,就只瞧得上宝玉,一概人等均不放在眼里。无论是谁的生日她都不放在心上,唯独宝玉的生日,她却派人送来一张生日贺卡。她一个出家人,为何却惦记着宝玉的生日?

何况,她怎么知道宝玉是哪天生日?她是出家人,不可能会有人在宝玉生日这天给她送信的。不告而知,可见其平时对宝玉“研究甚多”亦或他们原本就有首尾渊源。如果她与黛玉真的是知己,为何黛玉的生日她从未有过任何表示?

妙玉和黛玉一样,心里眼里就只有宝玉,没有旁人,心思也只在宝玉身上,其他人均不在她关注范围之内。

而且妙玉与黛玉的出身、遭遇、家境、才华,都与黛玉极其相似。也是官宦人家的小姐,也是独生女,也是从小总生病,因生病才要出家。之前曾用替身出家,均不管用,因此才“亲自出家”,确保身安。

黛玉小时候,就曾有个癞头和尚说她活不长,因她从吃饭就吃药。除非度化出家方可保一生平安,要么就是不见外姓亲友云云。黛玉有过出家的契机,却没能践行,而妙玉却是已经实际成型了的。

来到荣国府后的妙玉,对宝玉似乎有一种特殊的情愫,而且也像是“旧相识”,那打情骂俏的情景,竟如久别重逢的恋人一般。尤其是刘姥姥第二次进大观园,在栊翠庵吃茶那一段。

妙玉嫌弃刘姥姥这个贫婆子用过她的成窑盅子,所以,宁可扔了。这么一位“洁身自好”的妙玉,却主动把自己的杯子捧给宝玉用。用自己的茶杯给宝玉喝茶。男女共用一杯,什么意思?怎么感觉有点像喝“交杯盏”的意味呢?

还记得黛玉曾经当众用自己的酒杯给宝玉喂酒么?妙玉这个举动,像不像当初的黛玉?贾母当时就挂不住了,忙说什么“掰慌记”来“辟谣”。

就连凤姐都禁不住提醒黛玉注意影响,并插科打诨:“宝玉,别喝冷酒,仔细手颤。”宝玉一头雾水:“我没喝冷酒啊?”凤姐:“知道,不过白嘱咐你。”黛玉是“俗家人”尚且要顾及男女大防,不能越礼,更何况妙玉这个“出家人”?

另外,妙玉骂刘姥姥“贫婆子”的那段刻薄话,与黛玉讥笑刘姥姥“母蝗虫”是不是如出一辙,风格一致?

黛玉为何不吃妙玉的醋?因为她们“关系不一般。”

妙玉是当着宝钗与黛玉的面,与宝玉共用一个茶杯的,一向爱吃醋的黛玉,竟然丝毫没有吃醋和计较,这有点不符合黛玉一贯的行事风格,是不是很奇怪?

还记得宝玉只身去栊翠庵折红梅时,李纨要找人跟着,黛玉却说:“不用,有人跟着反得不到红梅了。”竟放任宝玉只身前往栊翠庵了。妙玉对宝玉的心思,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为何黛玉反倒“蒙昧迟钝”了起来?

就湘云与宝玉在一起,她都要偷窥听窗根,怎么竟放心让宝玉这个“肉包子”只身去妙玉的“狗窝?”黛玉对妙玉的德行怎么就这么了解、如此放心?大家有没有发现:当黛玉遇到妙玉时,立刻性情大变,都不似她自己了?连刘姥姥故事里“茗玉”的醋,黛玉都吃,却唯独不吃妙玉的醋,是不是很蹊跷?

这种种的反常,与“不通”,竟全因一个缘由——妙玉其实就是黛玉的一个“替身。”不知道该说“分身”更确切一些,还是说“替身”更准确一些,总之,她们是同一个人。

曹雪芹用心良苦,在自己的初恋女友“竺红玉”成为皇帝的妃子后,曹家就曾被抄家一次,当时的老皇帝已经死了,竺红玉被新皇所不容,(这就是妙玉说的“为权贵所不容”)只好“自请出家修行”为先帝守节。

在竺红玉出家修行的那段时间里,听说曹家被抄家降罪,曹雪芹处境艰难,就不断周济曹家。后来这个消息传到皇帝耳朵里,皇帝大怒,对曹家进行第二次抄家,并下旨赐死竺红玉,竺红玉便一条白凌自尽了。这也是为何会“玉带林中挂了”,玉带象征着权贵,林中挂——很形象地暗示着上吊啊!

这也就是为何妙玉会拥有连荣国府都没有的“俗器”,因为那是从宫里带出来的。她是来滋养、周济荣国府的。黛玉吃的“人参养荣丸”,实际上就是暗示她在接济荣国府。

所以,妙玉代表着出家后的“竺红玉”,而黛玉则代表着进宫前的“竺红玉”,其实她们是同一个人。只不过被作者巧妙的“分身”了而已。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红楼梦》妙玉的茶具之谜
下一篇:《红楼梦》贾迎春生平经历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