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古代退婚后果

日期:2022-07-20   来源:网络

《星汉灿烂》剧情已经更新到程少商要与楼垚退婚,其实在这部剧中女主程少商一共定亲三次,又退婚三次,看起来好像退婚很随意就能达成了,但是古代婚姻都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婚礼仪式也非常多步骤,有结婚之后和离的,也有被休的,但是很少听到有退婚的,那么古代退婚有哪些流程?在古代退婚有什么后果?

古代退婚介绍

古代的婚姻讲究父母之信媒妁之言,也就是婚姻是父母和媒人来定的,没有自主权。当然的退婚也需要父母和媒人来协商。口头订婚没有约束力,古代稍微上层点都都会有聘书还有订婚礼物。如果退婚的双方面都同意才行,单方不可以终止的,不过有这种情况赢的都是势力大的一方。一般的话是不能直接说退婚的,因为会损害对方的声誉,真是想退的都是请人去说,也不能太直白伤情份。如果真的说不通就要上衙门递状子的。

一般来说,当初订婚是有一纸婚书的,这份婚书由媒人来写,写好后一式两份,按下手印之后两家各一份,妥善保存。如果要退婚的话,需要由双方父母至少一方在场,另外媒人也在场,三方商议,如果达成退婚协议,那么需要媒人再写一份解除婚约的婚书,也是按下手印两家各一份。然后把原来的婚书毁掉就可以了。然后还要把双方的定亲信物归还。

在我国封建社会,定婚须有婚书或私约。婚书或婚约即许婚之书.私约是指明知男方有老,幼,残,养,庶之情,女家却情愿缔结婚姻.男女不经父母之命,自行约婚,这种私约,封建立法是不承认的,婚约具有法律效力,婚约的存在等于婚姻关系的成立,如果终止或解除婚约关系,必须由男方家出具离婚书或休书。

提到古代婚姻,最常出现的一句话就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在《诗经》里便有:“娶妻之如何?必告父母。”至于为什么必须要告知父母,除了要由父母来权衡整个家庭的利益以外,在《白虎通.嫁娶》里面还有这样的解释:“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为何?远耻防淫佚也。”这样的解释在今天看来似乎没有什么道理,但是在古人看来却是必须要遵守的,如果不遵守,《孟子.滕文公下》里写了后果:“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在古代很多时候确实是这样的,由于男尊女卑,所以订婚一般都是由父亲做主,婚约也都是由父亲签订,到了后面婚仪也是由父亲主持。当然母亲对儿女的婚姻也有发言权,并且她的意见也非常重要。

早在周朝,就有了关羽媒人的记载,《诗经》:“娶妻之如何,匪媒不得。”《战国策》里面说到了媒人的重要性:“处女无媒,老且不嫁”。在男女双方相看之后,婚前的一切联系必须通过媒人,没有结婚时男女私下不允许有任何交往。

古代的婚礼主要有六项,也被称为“六礼”,根据《大雅.大明》的说法,六礼在周文王时期就已经有了雏形,到了秦统一之后,六礼开始成为定制。主要有:采纳、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亲迎即新郎亲至女家迎娶,完成这一步骤就正式结婚了。

纳征,也叫纳成,意思就是纳征之后这段婚姻就算是成立了,通俗一点来讲就是送聘礼。纳征之后,就要正式签订婚约,据记载,周朝的时候便已经有了婚约这一习俗,那时候的婚约是刻在竹简上,男方和女方两家各留一半。从流传下来的婚约可以看出,在古代决定婚事的是婚主,通常都是男女双方的父亲。请期,双方签订了婚书之后,男方便可以选择日期完婚了,定下了日期后通知女方,这个日期的都是由男方自行决定,就是“自受聘后一任择日成亲”,当然为了表示对女方的尊重,要用一个请字。

程少商和楼垚应该是处在纳征之后请期之前,因为楼家已经送来了礼物,非常丰厚,程老太太看了很喜欢,也拿走很多。但是应该还没有定下确切的结婚时间,因为去楼家的时候就是商议婚期,但是萧元漪说不急,所以还没定下来,但是这个时候实际上相当于双方的婚姻已经算数了,能够得到政府法律的承认,不能够随便反悔,如果悔婚是要受到严厉惩罚的,在唐朝,一旦悔婚,要“杖六十,婚人如约”,如果在此期间更需他人,则要“杖一百,女追归前夫”,所以说在古代结婚不容易,想要退婚更难。不过程少商楼垚情况特殊,两人退婚只会被称赞大义。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昌吉地理位置
下一篇:巨魔芋简介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