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苗族医药起源于哪个时期
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唯一没有中断过的国家,历史是非常悠久的,这其中的历史事件、故事、人物和文化也是非常多,那么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讲讲关于苗族医药起源于哪个时期这一内容。
苗族是我国规模较大、历史较久的少数民族之一,人口在全国少数民族人口中居第四位,主要居住在贵州和湖南。大家对苗药应该不陌生,但是你了解苗药的一些文化吗?
接下来,让我们从民族文化的角度,一起寻找答案吧!
苗族先民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了自己的医学。在苗寨和苗族古歌中,经常流传这样的歌谣:“千年苗药,千年苗药”,“一药王,四面八方,三千苗药,八百药方”。贵州黔东南苗族将药物分为寒药和热药,认为甘、麻、香、辣为热药,用于治疗感冒疾病,属于寒经。酸、苦、涩为寒药,用于治疗发热,入热经。湘西苗医认为药物具有止、补、疏、散的作用,总结出“以热治寒”、“以寒治热”、“以疏治闭”的用药规律。苗药的特点是单方多,复方少,一方一病。
苗总结了一大堆公式,比如“上坡不能走,爱陀陀不能走”,倒伞不能走,“四瓦不能走”,四叶不能走,木通不能走,乱发不能走等等。苗药的另一个特点是疗效奇特,见效快。如湘西苗药以伤科著称,如“刀伤、枪伤疼痛难忍,一旦上药,血痛止住,肿胀渐消,数日即愈”。严重的枪伤不仅能促进肉芽生长,还能使子弹在涂抹后退出。熊希龄对此曾大加赞赏,说“子弹戒不掉脚,全拜苗医华佗公所赐。”由于苗药疗效显著,贺龙元帅在湘鄂川黔边区土地革命斗争期间,多次指示部队“动员苗医随军前进”。
在苗族医药发展史上,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着“巫医合一”的特征。这时巫医治病已经不是个别现象,而是历史现象。巫师是早期苗族社会的一种分工,也是最早的苗族知识分子。由于医疗经验的积累,一些巫师掌握了一些医疗技术,他们在实践巫术的同时使用草药和其他方法治疗疾病。后来随着巫医社会地位的下降,一些巫医成为了职业苗医。因为很多疾病的发生无法解释,危重疾病的发展无法了解,所以不得不求助于鬼神与女巫“合作”,即互相利用,互相对抗,从而形成了“一个巫医,神药两解”的局面。据对黔东南州10个县的调查统计,巫医现象在一些地方依然存在。
苗族医药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他们以自己的创造精神和民族文化形式创造了自己的传统医学,成为我国各民族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由于苗药疗效显著,贵州近年来在发展苗药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对苗药研究的深入,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苗药将为人类健康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文总结了关于苗族医药起源于哪个时期的全部内容。如果你对历史人物感兴趣,并且想要深入了解更多有关历史的相关内容,我们强烈推荐您关注我们的古宫历史网。我们提供丰富的历史资源,包括历史人物的传记、历史事件的详细描述以及历史文化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