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文化
古代圣旨也有防伪标志
在中国古代,帝令并不都称为“圣旨”,而是称“命”、“令”、“政”等。直到宋代,皇帝和大臣们才通称帝令为“圣旨”。而最早在圣旨开头使用“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八个字的,是明太祖朱元璋。
古代圣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什么意思?该怎么断句?
朱元璋定都南京后,为了彰显其“天子”的合法性,自称“奉天法祖”,还在手持玉圭上刻了“奉天法祖”四字。他还亲自撰写了《御制记梦》一文,绘声绘色地讲述了他梦游天宫,见到了“道法三清”,紫衣道人授以真人服饰和法剑等情节。
自此,朱元璋开始自称“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并作为圣旨的“开场白”。此后,历代沿传,形成了圣旨开头语的固定形式。而这八个字正确的断句应该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圣旨“防伪”:皇帝也怕“假传圣旨”
圣旨是帝王权力的象征,其轴柄质地按官员品级不同,严格区别:一品为玉轴,二品为黑犀牛角轴,三品为贴金轴,四品和五品为黑牛角轴。
圣旨的材料十分考究,均为上好蚕丝制成的绫锦织品,图案多为祥云瑞鹤,富丽堂皇。圣旨两端则有翻飞的银色巨龙作为“防伪”标志。
有些圣旨还有另一个防伪绝招,圣旨的绢布上印满了祥云图案,就像今天的防伪水印一样,而且所有的圣旨开头的第一个字,必须是印在右上角第一朵祥云上。看来,皇帝也怕别人假传圣旨呀!
圣旨是皇帝自己写的吗?
古代的圣旨,论字迹堪称书法中的精品。那么,圣旨是皇帝自己写的吗?
书写圣旨的主要有三类人:一是皇帝御笔亲书,二是翰林院编修书写,三是请帝师或大书法家代书,而且文字严谨,几乎达到了无可增删的程度。清代的圣旨大多是翰林院的大学士替皇帝书写,林则徐也曾写过圣旨。
清代圣旨:满文、汉文合璧
在明代的圣旨中,只有汉文一种;而清代的圣旨,则采用满文、汉文合璧书写。一般汉文行款从右至左,满文行款从左至右,然后合于中幅而书日期,并钤盖“制诰之宝”或“敕命之宝”。
圣旨讲述历史变迁
欣赏着这一道道圣旨,如同在翻阅一页页历史。
清朝初期特别是康乾盛世时期国力强盛,所用的圣旨也是用料考究,色彩绚丽,就是在现在看来也依然是光彩夺目。康熙帝甚至还使用五彩圣旨,所用材料为五彩绫缎。
而到了清朝末年,国力减弱,光绪皇帝颁发的圣旨,昔日华丽的锦缎已被粗糙得类似麻布的布料所代替了。
相关文章
-
历史真相:只有清朝皇帝的龙袍才是黄色的
我们看的影视剧里,皇帝无一例外都穿着明晃晃的龙袍。其实这在清朝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 ... -
古代皇帝是如何过年的?
每年的春节是汉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夜的年夜饭代表着全家的团圆与幸福,汉族老百姓过 ... -
中国古人是怎么起名的
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 ... -
古代不同年龄段的称谓
我国对不同年龄的人给予了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一般都是古已有之。从这些称谓中可以知道大概 ... -
历代皇帝衮冕服饰介绍
在各种古装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的服饰是非常有特点的,也是很与众不同的。皇帝上朝的服饰 ...
相关推荐
-
历史真相:只有清朝皇帝的龙袍才是黄色的
我们看的影视剧里,皇帝无一例外都穿着明晃晃的龙袍。其实这在清朝以前,是不可能的事情。因 ... -
古代皇帝是如何过年的?
每年的春节是汉族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除夕夜的年夜饭代表着全家的团圆与幸福,汉族老百姓过 ... -
中国古人是怎么起名的
名字一词,在古代代包括姓、名、字三个部分,三者各有各的性能和作用,是三个各自独立而又相 ... -
古代不同年龄段的称谓
我国对不同年龄的人给予了不同的称谓。这些称谓一般都是古已有之。从这些称谓中可以知道大概 ... -
历代皇帝衮冕服饰介绍
在各种古装剧中,我们可以看到皇帝的服饰是非常有特点的,也是很与众不同的。皇帝上朝的服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