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趣闻
西夏帝王陵墓为何从不长草也不落鸟?
日期:2017-04-03
来源:网络
王陵为什么没有被损坏?
壮观的九座王陵,在阳光的照映下,显得金光富丽。这里最早的一座王陵距今有900多年历史,如此漫长的岁月,许多附属建筑如阙门、碑亭、月城、内城、献殿、内外神殿、角楼早已被风雨侵蚀而毁坏坍塌。但为什么以夯土筑成的九座王陵主体却依然挺拔独存,这原因究竟何在?一直是考古学家探寻的答案之一。
按照中国传统的南北中线为轴,左右对称的排列形式,西夏王陵的平面总体呈纵向长方形布局,主要是夯土实心砖木混合密檐结构,这也显示党项民族在中国建筑史无前列的创造和突破。也正是西夏王陵通过这种夯土方法和砖木混合密檐结构相结合,创造出我国园陵建筑中别具一格的形式,坚固实用这也就是王陵主体依旧巍然耸立的原因之一。
残留的西夏文字
也有人认为,王陵周围王陵周围原有的附属建筑保护王陵主体,使其免受风雨的侵袭。那为什么“同在屋檐”下附属建筑都已垮塌,唯独王陵主体依旧稳如泰山呢?这种言论就不攻自破站不住脚。其实,西夏王陵主在为自己修建陵墓的时候,选贺兰山作为王陵的一道天然屏障。在中国早有三大龙脉之说,夏国主选在贺兰山麓,肯定寄寓了对西夏王国辉煌的美好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