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史风云
靖难之役炎王起兵造反的过程
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十二月,为了提防燕王谋反,朱允炆派工部侍郎张昺为北平布政使,都指挥使谢贵、张信为北平都指挥使。随后又命都督宋忠屯兵驻开平,并调走北平原属燕王管辖的军队。燕王朱棣见到几位藩王先后被削,明白如此下去必无法逃过此劫,遂一边争取时间一边做战争准备。
为了争取时间,建文元年(1399年),朱棣先装病,使惠帝放三子回北平;之后由于属下被朝廷处死,遂装疯。但由于王府长史葛诚叛变,密奏朝廷“燕王装病”。朱棣装疯被发觉。而心中早已对父皇册立自己的侄子为太孙而继位有所不满,便立即诱杀了前来执行监视逮捕任务的将臣,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起兵反抗明朝中央政府。
《明通鉴·卷十二》:(六月)己酉,燕山百户倪亮上变,告燕官校于谅、周铎等阴事,诏逮至京师,皆戮之。复诏责燕王。王遂称疾笃,佯狂走呼市中,夺酒食,语多妄乱,或卧土壤弥日不苏。张昺、谢贵入问疾,王盛夏围炉播颤曰:“寒甚。”宫中亦杖而行。昺等稍信之,长史葛诚密语之曰:“王本无恙,公等勿懈。”
燕王遣使入京师金陵奏事,使者被齐泰等审讯,被迫供出燕王的异状,于是朝廷下密旨,令张昺、谢贵逮捕燕王府的官属,张信逮捕燕王本人。但张信与其母亲讨论之后,将此事告知朱棣。于是朱棣和姚广孝等进行举兵的谋划,令张玉、朱能将八百勇士带入燕王府中潜伏,以待变故。张昺、谢贵得到朱允炆密诏后,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四带兵包围了燕王府。朱棣假意将官属全部捆缚,请二人进府查验。二人进府后,朱棣派出府内死士将其擒获,并连同府内叛变的葛诚、卢振一同处决。当日夜里,朱棣攻下北平九门,遂控制北平城。
《明通鉴·卷十二》:初,张信之至燕也,与昺等同受密旨,忧惧不知所出。以告母,母大惊曰:“吾闻燕都有王气,王当为天子。汝慎勿妄举,取赤族祸也。”至是又密敕信,使执王,信见事急,三造燕邸,辞不见,乃乘妇人车径至门,固请之。王召入,信拜床下,密以情输王。王犹佯为风疾,不能言,信曰:“殿下毋尔也。臣今奉诏禽王,王果无意,当就执,如有意,幸勿诲臣。”王察其诚,下拜曰:“生我一家者,子也!”于是召僧道衍谋举兵。
《明通鉴·卷十二》:会昺等部署卫卒及屯田军士,布列城中,一面飞章奏闻。布政司吏李有直窃其草,献之府中,燕王亟呼护卫张玉、朱能等率壮士八百人入卫。
《明通鉴·卷十二》:秋,七月,诏至,“逮燕府官属”,于是张昺、谢贵等率诸卫士以兵围府第,……壬申,王称疾愈,御东殿,伏壮士左右及端礼门内,遣人召昺、贵,不至,复遣中使示以所逮姓名,乃至。……一时伏兵尽起,前禽昺、贵,捽葛诚、卢振下殿。王掷杖起曰:“我何病!为若辈奸臣所逼耳。”昺、贵及诚等不屈,皆斩之。
《明太宗实录·卷二》:是夜,(张)玉等攻九门,黎明已克其八,惟西直门未下。上令指挥唐云解甲骑马,导从如平时,过西直门,见闘者,呵之曰:“汝众喧閧,欲何为者?谁令尔为此不义,是自取杀身耳。”众闻云言,皆散,乃尽克九门,遂下令安集城中,人民安堵,诸司官吏视事如故。北平都指挥使俞填走居庸关,马瑄走蓟州]],宋忠率兵至居庸关,知事不齐,退保怀来,留俞填守居庸。
燕军控制北平后,建文元年(1399年)七月初六,通州主动归附;七月初八,攻破蓟州,遵化、密云归附;七月十一,攻破居庸关;七月十六,攻破怀来,擒杀宋忠等;七月十八,永平府(今河北卢龙县,属秦皇岛市)归附。七月二十七,为防止大宁军队从松亭关偷袭北平,用反间计使松亭关内讧,守将卜万下狱。至此,北平周围全部扫清。燕军兵力增至数万。
燕军攻破怀来后,由于领地相距太近,七月二十四日,谷王朱橞逃离封地宣府(今属张家口,距北京约150公里,距怀来约60公里),奔金陵。八月,齐泰等顾虑辽王、宁王帮助燕王,建议召还京师;辽王从海路返京,而宁王不从,遂削宁王护卫。宋忠失败后,部将陈质退守大同。代王本欲起兵呼应朱棣,被陈质所控制,未果。
《明鉴纲目·卷二》:燕兵起,朝廷虑(朱)权与燕合,召权及辽王植归京师。植泛海还,权不至,坐削护卫。
《明太宗实录·卷三》:齐泰等虑辽王植、宁王权为上之助,建议悉召还京,惟植至,遂遣敕削权护卫。
《明通鉴·卷十三》:陈质者,建文元年宋忠之败,质以参将退守大同,代王欲举兵应燕,质持之不得发。
相关文章
-
靖难之役后朱标子女结局如何
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四年后,南京被攻陷,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 -
靖难之役有四十万大军的梅殷为什么按兵不动
朱元璋还找了一位自己十分欣赏的驸马辅佐朱允炆,这位驸马就是梅殷。但是等到朱棣造反的时候 ... -
靖难之役时没有造反的藩王在干什么
那些没有造反的藩王为什么没有人去帮助明朝的正统君主呢?我们在前边也说过了,朱允炆因为在 ...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南军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徐辉祖一走南军就开始吃败仗。后来粮道直接被朱棣的叛军给堵上了。军队没有粮草是不能打仗的 ...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去哪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 ...
相关推荐
-
靖难之役后朱标子女结局如何
朱棣起兵反抗,随后挥师南下,史称“靖难之役”。四年后,南京被攻陷,建文帝朱允炆下落不明 ... -
靖难之役有四十万大军的梅殷为什么按兵不动
朱元璋还找了一位自己十分欣赏的驸马辅佐朱允炆,这位驸马就是梅殷。但是等到朱棣造反的时候 ... -
靖难之役时没有造反的藩王在干什么
那些没有造反的藩王为什么没有人去帮助明朝的正统君主呢?我们在前边也说过了,朱允炆因为在 ... -
靖难之役中建文帝的南军为什么会全军覆没
徐辉祖一走南军就开始吃败仗。后来粮道直接被朱棣的叛军给堵上了。军队没有粮草是不能打仗的 ... -
靖难之役后朱允炆去哪了
建文四年(1402年)六月十三,燕军抵金陵。徐增寿作内应,事败,被朱允炆亲自诛杀于左顺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