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战国时期之养士之风
战国时期盛行养士。当时社会对贵族养士十分宽容,齐威王开立的稷下学宫还专门邀请各地的士来此讲学辩论,实行不任职而论国事、不治而议论、无官守,无言责的方针。简而言之就是全面的言论自由,不会因言获罪。这极大兴盛了各学派的发展。这些便成了后来的诸子百家。
养士之风的兴盛:
春秋时期虽列国纷争,但表面上还维系着等级有序的一统局面,有极分明的公私观念。所谓“私”就是一切以下害上的言行,这是为社会所不齿的,因为“以私害公,非忠也。”收养私属、私卒、私士,是被社会舆论所不容的。在当时的历史记载中,养士者往往被描绘成野心家,如公子光、白公胜等。
到了公开兼并与竞争的战国时代,养士已成为上层社会竞相标榜的一种时髦风气。只要是有实力有抱负的国君、权臣,无不以尽可能多地收养门客为荣。从战国初期的赵襄子、魏文侯,到以后的赵惠文王、燕昭王、“战国四公子”、秦相吕不韦、燕太子丹,门下都收养着数千人以上的门客,其养士之规模是春秋时期所不能企及的。由于通过养士的方式可以大量集中人才,既能迅速抬高自己的政治声誉,以号召天下,又能壮大自己的政治力量,以称霸诸侯,所以上层权贵争相礼贤下士,不拘一格地网罗人才,以尽天才之大为已能,形成了“士无常君,国无定臣”的人才流动和人才竞争的大好局面。
《孔丛子·居卫》篇记载了孔子之孙子思关于春秋、战国两个时代不同的养士之风的观察屯思考。他认为,春秋时期,“周制虽毁,上下相持若一体然”,所以养士之风不得大倡。战国时代,“天下诸侯方欲力争,竞招英雄,以自辅翼。此乃得士则昌,失士则亡之秋也”。此言深刻地道出了战国养士之风经久不衰的真谛。
相关文章
-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它是怎么生存的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 ... -
战国后期各国为什么不联合抗秦
战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地的人才纷纷前往各国,企图游说君王任用 ... -
战国后期各国有多少人口
《帝王世纪》: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这里推测战国后期 ... -
战国时期名声显赫的君王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倾一国之力娱乐帝王,帝王本该丰衣足食。然而,一 ... -
春秋四大美女分别是谁?她们结局如何?
中国自古以来就出美女,春秋时期有四位传奇美人,她们的故事虽然历经了数千年,却仍然为人们 ...
相关推荐
-
春秋爵位最低的许国它是怎么生存的
许国在周王室大封诸侯时,只得到了一个男爵称号,爵位低,城邦小,封地有限,进入春秋后,一 ... -
战国后期各国为什么不联合抗秦
战国是一个动乱的时代,也是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各地的人才纷纷前往各国,企图游说君王任用 ... -
战国后期各国有多少人口
《帝王世纪》:计秦及山东六国,戎卒尚有五百余万,推民口数,当尚千余万。这里推测战国后期 ... -
既然龙不存在那么上古时期养龙家族驯养的究竟是什么?
中国史书中一直有上古诸帝乘龙的记载,例如《史记》中记载有龙垂胡须迎黄帝,黄帝上骑,《大 ... -
战国时期名声显赫的君王最终却被活活饿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倾一国之力娱乐帝王,帝王本该丰衣足食。然而,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