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战国《秦杜虎符》

日期:2017-09-28   来源:网络

战国 《秦杜虎符》。此错金虎符,是1967年在西安郊区山门口公社发现的,错金铭文9行、40字:“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土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燔隧之事,虽毋会符,行也。”特别是40个错金字,做工精致,笔画优美,反映了中国古代错金工艺的高超水平。#

战国《秦杜虎符》

战国《秦杜虎符》

“符”是中国古代常用的一种信物,一般分为两半,两半相合,就能作为办理某类事务的定约和践约的凭证。现代汉语中,“符合”一词及来源于此。中国古代兵符多制成虎形。1973年,西安南郊杜城村附近一位农民犁地时发现了一枚形似虎的秦国兵符。

虎符“右在君,左在杜”,字体为小篆,内容大意是:右半符掌握在国君手中,左半符在杜地军事长官手中,凡要调动50人以上的带甲兵士,杜地的左符就要与君王的右符相合,才能行动。但遇上烽火报警的紧急情况,不必会君王的右符。铭文反映出秦以“右”为尊,秦国的军权高度集中,凡征调50人以上的兵士必须经国君认可。

虎符作为中国历史上调兵遣将的凭证起源很早,信陵君“窃符救赵”的故事说明至少在战国时期虎符已经行用。而且从记载可知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为把持军权都实行了类似的制度。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真实“芈月”:把持朝政近40年 有情夫有男宠
下一篇:陶朱公生意经有哪些内容?范蠡为何称商圣?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