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
屈宜臼评议韩昭侯修建高门
韩昭侯建造高门,屈宜咎(臼)说:“君王一定没有机会从这个门走出去。” 昭侯问:”为什么?”屈宜咎说:“时机不对。我所说时机不对,不是指日期不对,而指做事的时机。任何人做事都会有恰当或不恰当的时机,以往君王曾有很好的时机,可是没有建造,前年秦国攻占了宜阳,今年我国闹旱灾,百姓三餐不饱;不在此时抚恤百姓,照顾人民生计,反而只顾自己奢侈浪费。这是所谓福无双至。祸不单行的道理。”高门建成,昭侯就去世了,竟然真的没出过此门。
《屈宜臼评议韩昭侯修建高门》
战国时期,韩昭侯八年,韩昭侯任命申不害担任韩国国相。申不害运用法家的权术,实行法家的主张,使韩国出现了繁荣兴旺的局面,诸侯都不敢来侵犯韩国。韩昭侯二十二年,申不害去世。
韩昭侯二十四年,秦国兴兵攻打韩国,占领了韩国的宜阳地区。
韩昭侯二十五年,韩国发生旱灾。韩昭侯对旱灾不管不顾,却计划耗费巨资修建一座高大的门楼。楚国大夫屈宜臼听说韩昭侯要建造高大门楼的事,对身边的人说:“韩昭侯走不出这座高门。为什么呢?是时运不济啊!我所说的时,不是‘时日’的时。人总是有走运和不走运的时候。韩昭侯也曾走过运(指申不害担任韩国国相使韩国出现繁荣兴旺的局面),那时候却不修建高门。去年,秦国攻占了韩国的宜阳;今年,韩国又发生了旱灾。在这种时候,韩昭侯不体恤老百姓的难处,反而更加奢侈,这叫做‘时运衰耗而行为奢侈’。”
韩昭侯二十六年,韩昭侯主持建造的高大门楼建成了,可是,韩昭侯还没有尝到从门楼下走过的滋味,就去世了。
屈宜臼认为韩昭侯建造高门的行为不合时宜,这一评价是非常恰当的。一个国家处在兴旺发达的时期时,有较好的财力,修建一座高大一点的门楼是一件无足轻重的事。而当一个国家正处在内忧外患不断的非常时期时,国君却置国家的内忧外患于不顾,不惜耗费巨大的财力,去建造一座高大的门楼,这显然是不合时宜的。
可惜,韩昭侯没有屈宜臼的智慧,他在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里,用尽心力做了这样一件荒唐的事,为自己留下了千古骂名。
相关文章
-
孔子说子路还未“登堂入室”
孔子闻子路之琴音充满肃杀之气,颇不祥和,遂训了他一顿。其他学徒听到孔子这样训子路,都认 ... -
屈宜臼评议韩昭侯修建高门
韩昭侯建造高门,屈宜咎(臼)说:“君王一定没有机会从这个门走出去。”昭侯问:”为什么? ... -
南宋朱熹质疑孔子“诛少正卯”案
《荀子·宥坐》曰:“孔子为鲁摄相,朝七日,而诛少正卯。门人进问曰:‘夫少正卯,鲁之闻人 ... -
纵欲无度浪荡夏姬竟毁了多国君臣
夏姬相对于桃花夫人来说,是一个看得开的女人。她这一生和男人交往无数,其实唯一值得后人谴 ... -
毛遂自荐的悲惨结局
毛遂自荐这个成语故事家喻户晓,但很多人不知道毛遂这个人最后却落得一个自刎的悲惨下场。毛 ...
相关推荐
-
关于雍正的一些常见错误
近世之人作文,人云亦云者众,推本溯源者寡。惟愿此文,能正本清源,纠正大家对雍正帝的一些 ... -
紫禁城最凄惨的宫女——太监落泪的秘密
传说清朝的帝王宅心仁厚,宫女们都是从内务府包衣三旗中挑选,民间少女们少走了一条坎坷道路 ... -
晚清北洋水师:一睹邓世昌真人照
据考证,晚清时期北洋水师的实力没有想象的那么不堪一击。1888年,北洋水师成立,当时拥有清 ... -
晚清名臣张之洞靠什么征服慈禧
迎合上意从正五品的左春坊左庶子,升为从四品的翰林院侍读学士,其实是正常升迁,并不是破格 ... -
伍连德:1910年哈尔滨瘟疫的拯救者
1910年12月,深冬的寒冷一如今天。然而,寒冷并没有如人们想象得那样杀灭一切病菌,相反,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