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历史

汉朝农业耕作方式

日期:2022-07-15   来源:网络

西汉时期的耕作方式是代田法和区田法。代田法是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区田法则是指汉代推行的一种抗旱丰产耕作法,是汉成帝时农学家汜胜之在关中地区总结并推广。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这两个耕作方式。

汉朝农业耕作方式

区田法(section-field programme) 是指汉代推行的一种抗旱丰产耕作法。

区田法具体做法,首先是深挖作“区”(音欧,意为地平面下的洼陷)。区田法的田间布置有两种,即开沟点播和坑穴点播,沟或坑就称为“区”。开沟点播的规范作法是将长十八丈(汉一丈约当今六尺九寸四分),宽四丈八尺的一亩土地,横分十八丈为十五町。町宽一丈五分,长四丈八尺。町与町间有宽一尺五寸的行道。每町又竖挖深一尺、宽一尺、长一丈五分的沟﹐作物即点播在沟内。坑穴点播是在土地上按等距离挖方形或圆形的坑,坑的大小、深浅、方圆、距离、随作物不同而异,作物即点播在坑内。开沟点播用于种植禾、黍、麦、大豆、荏(苏子﹐一种油料作物)、胡麻。坑穴点播用于种植粟、麦、大豆、瓜、瓠、芋。深挖作区的作用同甽种法和代田法一样,有利于防风防旱,保商保肥和作物根系的发育。

其次,区田法须点播密植。如种粟,开沟点播是每沟内种粟二行,行距五寸,每汉亩合一万五千馀株,折合市亩约为二万三千馀株。坑穴点播种粟各小区(坑)下种二十粒,一亩三千七百区,合七万四千株,折合市亩约十万六千馀株。再次,区田法须播前溲种(以肥料和可以防虫的物质处理种子)和在区内施用重肥,如粟、麦、大豆等每小区(坑)要施好粪一升,瓜每小区要用粪一石。最後,区田法注重中耕除草,保商和灌溉。区田法不仅适用于平地和熟田,也可施之于坡地和荒地,有利于扩大土地利用范围。区田法可大大提高粮食的亩产量,但由于这种耕作方法技术要求高,又须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因此在汉代及以后的封建社会各个时期中,只作为小面积丰产试验的特例而存在,并没有也不可能在很大的范围内普遍推广。

代田法亦称“代田”。汉武帝时搜粟都尉赵过总结西北地区的抗旱经验所推广的一种耕作方法。

《汉书·志·食货志》载“过能为代田,一畮(亩)三甽(垄沟)。岁代处,故曰代田,古法也。”,即把耕地分为甽(小沟)和垅,甽垅相间,一亩可容让三圳三垅,然后第一年可将种子播种在甽底,第二年就将原来的甽改为垅,垅改为甽,然后继续在甽底播种,就这样每年都轮换,所以叫“代田”。“代田”的播种方法据《汉书·志·食货志》所记载“播种于甽中,苗生叶以上,稍耨垄草,因隤其土以附苗根,……言苗稍壮,每耨稍附根,比盛暑,垄尽而根深,能与风旱”,简单的说就是将种子播种在小沟的底部,以此可确保种子在小沟中不受风吹雨打的威胁,并可确保水分充足茁壮的成长,然后等到种子长成幼苗后,就可以将垅上的土和杂草给锄到小沟里,以此可以让幼苗的根部更好的发育。之后等到夏天的时候,垅上的土差不多已经被锄干净,也就意味着垅和小沟差不多已经是一样高的位置,这样也就意味着农作物的根已经扎得得很深,借此农作物即可抗风、抗旱,亦可保护农作物不会倒。

而这样的种植方法的确让农作物的产量取得了极大的增长。据《汉书·志·食货志》记载当年的赵过曾经在推广这个种植方法之前在武帝的行宫进行了生产实验,而得到了结果就是“课得谷皆多旁田,亩一斛以上”,也就是说在当时实施这个种植方法的土地得到的粮食要比实施一般种植方法的田地每亩的产量要高出一石以上。而它之所以能得到比常田每亩至少多出一石的产量的原因主要是得益于“春季实行低作,有利于防风抗旱,夏季实行高作,有利于排水防涝”的优势,也正是因为如此“代田法”的效果才会如此之大。当然“代田法”不但能让农作物的产量得到质的提升,而且还能起到“土地轮番利用与休闲”的效果,其垄沟互换,轮番利用的特点得以让土地得到很好的温养,不至于因为地力使用过度而出现土敝的情况,正如《史记·乐书》所说“土敝则草木不长,……气衰则生物不育”。也就是因为如此“代田法”当时在北方黄河流域旱农地区大力推广的时候,还间接的让北方干旱的土地的地力到恢复,且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北方地区因为雨量少多风的原因而导致粮食产能低的问题,由于“代田法”是将种子播种在沟下,所以可以很好的锁住一些温度和水分,同时可以有效地减少幼苗本身的水分蒸发,再加上“代田法”的最大优点就是可耐风、旱和抗倒伏,所以在北方“代田法”也能让粮食的产量出现“常过缦田亩一斛以上”的效果。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汉朝削藩政策介绍
下一篇:汉朝监察机构介绍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