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1645年4月15日 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史可法就义
1645年4月15日 明末政治家军事家史可法就义。史可法没有成千秋之业,也没有救黎民万千,只是将自己推到了历史忠烈祠上,只是这样道德视角下的“爆得大名”。以死尽忠让人感动崇敬。究其实际,却是史可法在其大位,才能却难堪大任,战略上鼠目寸光,决策屡屡犯错,临战束手无策,惟有“临终一死报君王”。作为大臣,他不仅无法让明朝如北宋灭亡再造南宋一样,于南方重建大明,更别说挽历史狂澜于既倒。
1644年(崇恢十七年),明亡后,他在南京拥立福王,加封大学士,称史阁部。因马士英等的排挤,以督师为名,使守扬州。清朝多尔亵致书诱降,被拒绝,他坚守孤城。
顺治二年(1645年)5月10日,清豫亲王多铎兵围扬州,史可法传檄诸镇发兵援救,刘泽清北遁淮安,仅刘肇基等少数兵至,防守见绌。此时多尔衮劝降,史可法致《复多尔衮书》拒绝投降。副将史德威史可法追随有年,可法收德威为义子,托以后事;二十四日清军以红衣大炮攻城。入夜扬州城破,史可法自刎不死,众人拥下城楼,大呼曰:“我史督师也﹗”,多铎劝降,可法表示: “城亡与亡,我意已决,即碎尸万段,甘之如饴,但扬城百万生灵不可杀戮﹗”,于4月14日(清顺治二年三月十九日)被杀害。多铎因为攻城的清军遭到很大伤亡,心里恼恨,下令屠杀扬州百姓。大屠杀延续了十天,死亡八十万人,史称“扬州十日”。史可法死后十二日,其遗体不知下落,隔年,史德威将其衣冠葬于扬州城天甯门外梅花岭。以誌纪念。有《史忠正公集》。
相关文章
-
历史趣谈:明太祖朱元璋子孙众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朱元璋开创基业,要万世传承,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制度,他参考历代的作法,格外强调分封制度 ... -
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
南明四帝一监国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一般都把1644年崇祯帝殉国看做是明朝的结束。为 ... -
李景隆为何被称为朱棣内应?朱棣为何看不起李景隆?
公元1398年从微末起义,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为太子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 ... -
朱元璋的文字狱
徐一夔称赞朱元璋“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认为是“光头之下,天生僧人,为世作 ... -
朱元璋秦淮河畔设置“皇家妓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都金陵后,在秦淮河畔设置了“皇家妓院”,称大院,后称旧院。相传朱元 ...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的寓意:充满了若隐若现的讽喻和对历史的尖锐批判
中国古典小说的两大系统是演义和传奇,而前者与史籍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尤其是出自私人手笔的 ... -
历史上最窝囊的傀儡皇帝:竟被部下打巴掌
北魏一朝蓬勃的国运,随着小太监宗爱的背后一刀以及太武帝的咽气,开始拐了道弯,颤颤悠悠直 ... -
历史趣谈:明太祖朱元璋子孙众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朱元璋开创基业,要万世传承,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制度,他参考历代的作法,格外强调分封制度 ... -
唐代宗李豫: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
历朝八百帝,唯其最痴情大唐是一个颇为国人骄傲和向往的王朝,可那只是在前期的辉煌,及至安 ... -
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
南明四帝一监国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一般都把1644年崇祯帝殉国看做是明朝的结束。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