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历史上就这四个人配被百姓尊为“青天”大老爷
青天是对清官的比喻,而古今以来能够让百姓感激称作“青天”的清官,人们能联想到也就这几个人物——包拯、海瑞、于成龙、袁可立等等,但是最有代表性的、最出名的还是要数包青天。
1、包青天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北宋名臣。曾官任开封府尹、权御史中丞、三司使等职。嘉祐六年,任枢密副使。因曾任天章阁待制、龙图阁直学士,故世称“包待制”、“包龙图”。
包拯廉洁公正、立朝刚毅,不附权贵,铁面无私,且英明决断,敢于替百姓申不平,故有“包青天”及“包公”之名,京师有“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之语。后世将他奉为神明崇拜,认为他是文曲星转世,由于民间传其黑面形象,亦被称为“包青天”。
2、海青天
海瑞,字汝贤,号刚峰,海南琼山人。明朝著名清官。海瑞一生,经历了正德、嘉靖、隆庆、万历四朝。1549年海瑞参加乡试中举,初任福建南平教渝,后升浙江淳安和江西兴国知县,推行清丈、平赋税,并屡平冤假错案,打击贪官污吏,深得民心。得到提升,历任州判官、户部主事、兵部主事、尚宝丞、两京左右通政、右佥都御史等职。
他打击豪强,疏浚河道,修筑水利工程,力主严惩贪官污吏,禁止循私受贿,并推行一条鞭法,强令贪官污吏退田还民,遂有“海青天”之誉。海瑞死后,关于他的传说故事,民间广为流传。
3、于青天
于成龙,字北溟,号于山,清山西永宁人。谥“清端”、赠太子太保。于成龙明崇祯十二年举副员,清顺治十八年出仕,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
他铁面无私,头脑敏锐而细心,善于从一些常人忽视的细节上发现问题的症结。曾排解过许多地方上发生的重大疑案、悬案,使错案得到平反,从而被百姓呼为“于青天”,民间还流传着“鬼有冤枉也来伸”的歌谣。
4、袁青天
袁可立,为明代著名直臣廉吏,曾因直言问责皇帝遭夺俸削籍。二十八岁查办比自己官高五级的应天巡抚,平反苏州太守石昆玉冤案。以御史巡视京都西城,有皇帝弄臣杀人,百官不敢问,袁可立抗旨斩而不赦,遭罢官二十六年,万民呼“袁青天”。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你信吗?“凄惨”的南宋皇室甚至不如百姓家
先说第一代皇帝赵构。宋朝时不时各地赔款,于是乎,国土不到100万了,国库更是不剩分文。 ... -
张说赐婢,书生报恩
唐朝姚崇(公元651~721年)当宰相时,有一天在便殿(天子休憩闲宴之殿)上奏弹劾张说(公元 ... -
愚民与“汉奸”
皇太极使用反间计,离间明朝君臣,袁崇焕被污为“欺君通敌”,被用最残酷的“千刀万剐”的刑 ... -
海瑞严惩官二代
海瑞担任淳安知县时,高官胡宗宪的儿子路过淳安,因为招待不够丰厚,竟将接待员倒吊起来。海 ... -
蒋翊留老妪诱真凶
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卫州板门店主张迪的妻子回娘家的时候,卫州三卫杨真等三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