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解缙狂草墨迹《自书诗卷》(带释文)
解缙,明代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书法家。解缙为明初书法名家,暨精于小楷,又擅长行草,用笔精妙,出人意表。解缙喜欢写狂草,其草书开晚明狂草先河。明何乔远《名山藏》曰:缙学书得法于危素周伯琦。其书傲让相缀,神气自倍。足见解缙书法的成就。
解缙之历史评价:
朱元璋:“缙以冗散自恣耶。”
朱棣:“天下不可一日无我,我则不可一日少解缙。”
明仁宗朱高炽:“言缙狂,观所论列,皆有定见,不狂也!”
杨士奇:“平生重义轻利,遇人忧患疾苦,辄隐于心,尽意为之。笃于旧故及名贤世家后裔,而襟宇阔略,不屑细故,表里洞达,绝无崖岸,虽野夫稚子,皆乐亲之。故求文与书者日辏辐。独不畏强御。承运库(内)官张兴,恃宠而横,尝笞击人于左顺门下。公过之,叱曰‘御座在此,尔敢犯礼法乎!’“
罗洪先:观其应制寓讽,封事犯颜,有郑公之正;乳儿朝贵,敝屣爵位,沅湘之奇;忤权蹈危,投荒厉节,有太白之迈;保储望身,徙家戍边,有柬之之烈。是果积累得之否乎!及时未优于圣域,亦当不失为豪杰。......呜呼,非日月之明哉!公亦有言:"宁为有瑕玉,莫作无瑕石。"
《明通鉴》:“缙以迎附骤贵,才高勇于任事,然好臧否,无顾忌。”“缙以不谨持恭而卒以不密取祸。”
《明史》:“才高,任事直前,表里洞达。 ”
焦竑:“解缙之才,有类东方朔,然远见卓识,朔不及也。”
邹元标:“义节千秋壮,文章百代尊。”
钱谦益: “才名煊赫,倾动海内。”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缙才气放逸,下笔不能自休,当时有才子之目。迄今委巷流传,其少年夙慧诸事,率多鄙诞不经。”
相关文章
-
历史趣谈:明太祖朱元璋子孙众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朱元璋开创基业,要万世传承,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制度,他参考历代的作法,格外强调分封制度 ... -
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
南明四帝一监国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一般都把1644年崇祯帝殉国看做是明朝的结束。为 ... -
朱元璋的文字狱
徐一夔称赞朱元璋“光天之下,天生圣人,为世作则”。朱认为是“光头之下,天生僧人,为世作 ... -
梨洲先生黄宗羲铮铮铁骨之言
大丈夫行事,论是非,不论厉害,论顺逆,不论成败,论万世,不论一生。黄宗羲《山居杂咏》诗 ... -
明朝解缙之死
皇帝的宠爱改变不了解缙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气节,对不合礼仪之事,他还是要反对的。永乐三 ...
相关推荐
-
《三国演义》的寓意:充满了若隐若现的讽喻和对历史的尖锐批判
中国古典小说的两大系统是演义和传奇,而前者与史籍有密不可分的亲缘,尤其是出自私人手笔的 ... -
历史上最窝囊的傀儡皇帝:竟被部下打巴掌
北魏一朝蓬勃的国运,随着小太监宗爱的背后一刀以及太武帝的咽气,开始拐了道弯,颤颤悠悠直 ... -
历史趣谈:明太祖朱元璋子孙众多带来意想不到的大麻烦
朱元璋开创基业,要万世传承,需要设计一种可靠的制度,他参考历代的作法,格外强调分封制度 ... -
唐代宗李豫:中国历史上最痴情的皇帝
历朝八百帝,唯其最痴情大唐是一个颇为国人骄傲和向往的王朝,可那只是在前期的辉煌,及至安 ... -
南明为何不能算做明朝历史的延续?
南明四帝一监国都是朱元璋的后裔,可是史学家一般都把1644年崇祯帝殉国看做是明朝的结束。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