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历史
刘伯温有多神?他是怎么预料到两百年后崇祯皇帝之死的?
在中国历史中,诸葛亮是智慧的化身,数千年来,唯一能与诸葛亮齐名的,就是明朝的开国功臣刘伯温,也就是刘基。在民间,还有“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朝军师诸葛亮,后朝军师刘伯温”的说法。
民间有很多关于刘伯温的传说,传说中的刘伯温是一位预言家,他“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据说明朝最后一位皇帝崇祯帝会吊死,刘伯温提前两百多年就预料到了,而且他还把崇祯帝临死的情形画了下来。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1644年,李自成带着大顺军攻入北京城,崇祯帝杀了后妃和女儿之后上吊死了,他在吊死之前脱下了自己的蓝色袍服,在衣服上留下一段遗言,书曰:“朕自登基十七年,虽朕薄德匪躬,上干天怒,然皆诸臣误朕,致逆贼直逼京师。朕死,无面目见祖宗于地下,自去冠冕,以发覆面。任贼分裂朕尸,勿伤百姓一人。”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崇祯帝临死前心中还顾念着他的百姓,他的子民,他的这份责任。
三日之后,李自成的大顺军才发现崇祯帝的尸体,他们将崇祯帝与周皇后的棺材放在东华门示众,后来当地平民将崇祯帝合葬在田贵妃的墓中。清军入关之后,崇祯帝被移葬思陵。
有人在崇祯帝的遗言旁边看到多出来的一行字,上面写着:“文武百官全都倒东宫行在去。”
原来,当时的崇祯帝还以为内阁的诸位臣子已经看到了他派内侍送去的朱书呢,他不知道的是,当时情况十分危急,在内侍送朱书来之前,内阁的大臣们早已四散逃命去了。内侍担心自己的小命,匆匆将朱书放在内阁的桌子上就走了,因此文武百官并无一人知道崇祯帝留下的朱书。
皇宫大内中有一间密室,两百多年来看管得十分严密,相传里面有明朝开国功臣刘伯温所藏的秘记,刘伯温留下一段话,称没有重大变故不能随意打开这本秘记。众人心想,国家都要灭亡了,这算是重大变故了吧,于是合力开启了密室。
他们在密室里看到一幅绘图三轴,吸引他们注意的是最末一轴画像,因为画中人酷似崇祯帝的模样,他身穿白背心,光着左脚,披头散发悬在空中,和崇祯帝上吊而死的情景一模一样,连光着左脚的细节也毫无二致。
两百多年前的刘伯温是如何得知崇祯帝会自缢身亡呢?而且,他为何能将崇祯帝的死相画得如此细致准确呢?真是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啊!
相关文章
-
王承恩:陪崇祯皇帝殉节煤山的明末最后太监
李自成把北京的皇城围成了一只庞大的铁桶,眼前,大明朝廷就要咽气儿了。最可怜的是,刚愎自 ... -
“奸相”周延儒何以令崇祯皇帝恨之入骨
李自成入北京后,崇祯已死,太子被抓。李自成问太子,你家何以失天下?太子答:以误用贼臣 ... -
大明崇祯皇帝最后的日子
崇祯十三年江南遭大水,十四年有旱蝗并灾,十五年持续发生旱灾和流行大疫。地方社会处在十 ... -
明朝县令张崃为巧妙脱险
明朝张崃为滑县县令时,有两名大盗任敬、高章来到县城,冒充锦衣卫的使者,报了姓氏拜见张公 ... -
明朝解缙之死
皇帝的宠爱改变不了解缙刚正不阿、坚持正义的气节,对不合礼仪之事,他还是要反对的。永乐三 ...
相关推荐
-
蜀中为何无大将?总结诸葛亮用人的失败教训
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然而,与曹操中人才如云,孙权手下帅才不断相比,诸葛亮在人 ... -
诸葛亮手持的“羽扇”是何宝物?民间对诸葛亮的感念之情
《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 ... -
王承恩:陪崇祯皇帝殉节煤山的明末最后太监
李自成把北京的皇城围成了一只庞大的铁桶,眼前,大明朝廷就要咽气儿了。最可怜的是,刚愎自 ... -
盘点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的十位接班人
盘点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的十位接班人蒋琬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 ... -
为躲闭战乱,诸葛玄西迁对诸葛亮的影响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叔。由于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因此诸葛亮和他的兄弟姐妹全都依靠诸葛玄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