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史
赵高真的只是一个太监吗?他为什么能主宰秦朝命运?
赵高是秦朝历史上绝不能忽视的一个人物,秦始皇在世的时候得始皇信任,始皇去世后扶持胡亥登基是为秦二世,后又杀胡亥立子婴。毫不夸张的说,秦始皇死之后的秦朝命运是掌握在赵高手中。
赵高真的只是一个太监吗?他的能力有这么大?赵高是太监的说法,一直都存疑。毕竟在当时,在宫中当差之人皆称为“宦”。所以以此来判断赵高是个太监并不正确。而且就算他是个太监,也是位坐到丞相位置的太监。
赵高出身低微,但却是秦国宗室的远亲,因为父亲犯罪而家族沦落。“赵高昆弟数人,皆生隐宫,其母被刑僇,世世卑贱。”
秦始皇看赵高为人勤奋,又懂得秦朝法律,所以对他颇为看重,还让他教授公子胡亥断案。赵高善于察言观色,很快就得到两人的信任。
甚至有次他犯了错,依照法律应该处以死刑,但是始皇却宽恕了他,并让他官复原职。如果当时依照法律处死了他,秦朝是否还会传二世而亡呢?
公元前210年,年逾半百的秦始皇在第五次出巡的路上病倒了。病情来势汹汹,自己的身体自己知道,秦始皇大概意识到自己是度不过死劫了。
继承人选还没有确立,秦始皇最后时日需得选择将帝国交给谁。虽然胡亥是他最宠爱的儿子,但是他也知道胡亥不能托起帝国重任。而长子扶苏,虽然先前与自己有过争吵,但“刚毅而武勇,信人而奋士”,又有蒙恬在一旁辅导,足以胜任。
于是秦始皇叫来赵高,让他代拟一道诏书交给扶苏。赵高与胡亥交好,与扶苏不是一路人,所以他选择了将诏书按下,暗中思考如何扶持胡亥上位。
丞相李斯,跟随秦始皇建立功业。如果要扶持胡亥上位,就必须得到李斯的支持,于是赵高暗中去找李斯。李斯最开始不答应,但是赵高抓住他微末出头,不愿意放弃相位的弱点,说如果扶苏上位,自然任用信任的蒙恬为相,到时候哪里有你的位置呢?
李斯被说服,于是两人改诏书,扶苏被假诏所骗,最后拔剑自杀,胡亥得以继位,是为秦二世。
胡亥上位之后,赵高更得重用。秦二世胡作非为,大肆增加劳役,只顾享乐不顾朝政。又担心自己皇位来路不正,受到威胁。赵高于是趁机提出以株连的办法,处置反对者。借着这个机会,赵高大肆打压异己,专权擅政。
秦王朝以严法治天下,早在始皇之时就已经出现问题。只不过秦始皇威名赫赫,无人敢反抗。二世加剧暴政,各地受苦百姓,纷纷起兵反抗,起义愈演愈烈。
李斯急得跳脚,多次求见二世都被拒。赵高这个时候还有空争权,暗中诬陷李斯儿子放过同乡起义者,使得李斯被杀,自己上位为丞相。
刘邦征战天下的时候,为了能进入咸阳,曾暗中派人沟通赵高。请求赵高与自己联合,事后少不了他的好处。但是赵高却异想天开,想要进一步掌控大权。
于是他找来自己的女婿亲信商量,打着保护胡亥的主意,率兵入宫将胡亥杀死,又立子婴为帝,是为秦三世。
子婴不像胡亥那么糊涂,当初胡亥杀死蒙恬兄弟,他还曾多次劝诫,只不过未被听从。所以他上位之后,设计杀死赵高并诛三族。
可惜的是,虽然赵高这个毒瘤被铲除,但是天下民心已经不在秦朝。所以子婴当了几十天的皇帝,就咸阳城坡,被降为秦王,后为项羽所杀。
秦始皇去世之后,赵高将秦王朝玩弄手中,实在可怕。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王承恩:陪崇祯皇帝殉节煤山的明末最后太监
李自成把北京的皇城围成了一只庞大的铁桶,眼前,大明朝廷就要咽气儿了。最可怜的是,刚愎自 ... -
土木堡之变:明朝首席太监王振的高调“作死”操作
在中国古代史里,太监扮演的角色大多臭名昭著。信手拈来,诸如魏忠贤、刘瑾等,均可响当当 ... -
金日磾儿子为何成为汉武帝弄儿?这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元狩二年的夏天,在春天收获匈奴人的祭天金人之后,霍去病又再次率兵攻打祁连山,与匈奴浑邪 ... -
李景隆为何被称为朱棣内应?朱棣为何看不起李景隆?
公元1398年从微末起义,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为太子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 ... -
王莽长女孝平皇后简介,孝平皇后怎么死的?
王莽和霍光是西汉两位著名的权臣,而后世经常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评价。霍光在王莽之前,忠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