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大清慈禧太后的御臣之术:袁世凯见了她都冒汗
在晚清,慈禧能够掌权近半个世纪,除了历史的机缘巧合外,与她自身的素质也是分不开的。这些素质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她的御臣之术。不可否认,慈禧首先有识人之才。这一点,不但超越了她的老公咸丰皇帝,更是比后来的光绪皇帝高出了好几个段位。
我们现在熟知的那些晚清名臣,比如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袁世凯,都是慈禧一手提拔的,而且,这些牛人都甘愿替慈禧卖命。这一点,是耐人寻味的。
相比之下,咸丰提拔了哪些能臣呢?以肃顺为首的顾命八大臣,应该是咸丰倚重的,可结果呢?他们既无忠心又无能耐,慈禧随便搞了个“辛酉政变”,就把他们全都搞掉了,反而是被咸丰搁置在一旁的恭亲王奕?,日后干了很多大事,成了洋务派的领袖,为回光返照一般的“同治中兴”立下了汗马功劳。
光绪呢?那就更加等而下之了。这里面固然有慈禧掣肘的原因,但更重要的,还是他自己的素质问题。你瞧瞧他器重的那些人吧:翁同龢是个只知讲大话的书呆子,康有为更是个眼高手低的无耻小人,没有一个是真能干事的。
可是慈禧器重的那些人,全是能干实事的人,没有一个是绣花枕头。能识别人才固然可贵,更可贵的是,她还能让这些人才都替自己卖命。这就需要极深的御臣之术了。
慈禧御臣,讲究宽严相济。这让臣下们时刻都绷紧神经,不敢糊弄她。慈禧召见大臣时,刚开始会非常温和,就像一个慈眉善目的老太太那样,和你唠家常。问你最近身体咋样啊,吃饭、睡觉是否正常,家里人的身体咋样,孩子读书怎样……等等。正当你要放松的时候,她突然画风陡变,立即换上一副威严的面孔,问你工作干得怎么样了,交给你的任务完成了没有,或者问你对某件事的意见是什么……
这种突然袭击式的发问,一般人都顶不住,难免紧张。连能力出众的袁世凯都曾经亲口说过:“余在万军之中,心极坦然,独朝见皇太后时,不知汗从何处来,而知此之心怯也。”相信,曾国藩、李鸿章等人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吧。
慈禧活着时,袁世凯一直替清廷兢兢业业地卖命。慈禧一死,换上愚蠢的醇亲王掌权,竟然公报私仇、卸磨杀驴,把老袁打发回老家养老去了。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南方的革命一兴起,别人根本指挥不动袁世凯手下的将领,只好又请老袁出山。
试想,你们这样对待袁世凯,袁世凯干嘛还要保你清廷的江山呢?
我觉得,如果慈禧活着的话,肯定不会做这么白痴的事情。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慈禧真的用海军军费修缮颐和园吗
-
金日磾儿子为何成为汉武帝弄儿?这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元狩二年的夏天,在春天收获匈奴人的祭天金人之后,霍去病又再次率兵攻打祁连山,与匈奴浑邪 ... -
清朝最后一位铁帽子王奕劻简介,奕劻是怎么死的?
清朝入关之后,曾经降清的汉臣有功劳大的都分封王爵。然而自康熙三藩之乱被平定之后,异姓不 ... -
李景隆为何被称为朱棣内应?朱棣为何看不起李景隆?
公元1398年从微末起义,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为太子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 ... -
王莽长女孝平皇后简介,孝平皇后怎么死的?
王莽和霍光是西汉两位著名的权臣,而后世经常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评价。霍光在王莽之前,忠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