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历史

清朝休假制度

日期:2022-03-08   来源:网络

在漫长的历史中,统治者为了调动臣子们的工作积极性,作出了定时休假的规定,从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官制的重要门类——休假制度。然而,到了清代,法定的休假时间越来越短,全年不过50余天。清代官员享有哪些假期呢?

清代沿袭了明代冬至、元旦、元宵三大节日放长假的传统。由于这三个节日在时间上比较接近,因此,清代皇帝们把这三个假期打通,形成为期一个月的年假。每年十二月十九日到二十二日之间,朝廷会让钦天监选择吉日,官员们在选定的吉日举行盛大的仪式,将官印封存,等到一个月之后,再选择吉日开印办公。

在这一个月里,官员们会携家眷外出游玩,据史料记载,每逢此时,京城里“万骑齐发,前门一带,拥挤非常,园馆戏楼,均无隙地矣”。

仅次于年底长假的假期就数万寿圣节了。作为皇帝的生日,不仅普天同庆,而且放假七天,对于累成“狗”的官员们而言,这可是满满的福利。

此外,端阳、中秋、重阳诸节日,也均有一天的假期。遇到各坛、庙祭祀斋戒、先帝先后忌辰等特殊日子,官员们也可以免去公务。

就此类常规假期来说,清代官员休假的天数连唐宋官员的一半都不到。

和现在一样,清代官员也可以请假。请假大致分为病假、事假、丧假。朝廷对于病假和事假进行严格控制。以事假为例,官员因修墓、迁坟、祭祖等事请假者,朝廷往往会停其官俸。

至于因病请假,一般以三个月为期限,一旦超过,只能向皇帝请求续假,若无皇帝恩准,必须开缺现任职务,病愈后,重新补官缺。

具体实施中,又有一定的区别,京中官员病愈后“仍以原衙门补用”,而地方官则“一经告病,即令休致”。直到雍正时期,才逐渐消除地方官与京官之间的不同。

与事假、病假不同,清代对官员因父母去世而丁忧三年的丧假则严格执行,不仅在汉官中坚持,而且满官也必须严守丁忧之制。但在时间上有不同,满族官员丁忧一般规定为三个月到一百天。之所以如此,正如嘉庆帝所言:“满洲官丁忧三年并无差使,闲教安居,不但于生计无补,人亦渐至颓惰”。

此外,皇帝给患有重大疾患的官员赏假,是清代休假制度的一个亮点。1867年,镇压捻军有功的将领鲍超因旧伤复发,向朝廷告假调理,朝廷赏假一个月,命其安心在营中调理。1901年,山西巡抚岑春煊病假已满,身体未痊愈,向朝廷吁请开缺,朝廷赏假一个月,令其毋庸开缺。

与唐宋相比,清代官员休假基本延续了元明以来名目简化、时间减少的趋势,汉唐宋等朝代流行的“五日一休沐”“十日一休沐”统统被砍掉。也就是说,不到前文提到的重大节日,清代官员并没有休息日。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清朝大臣的一年俸禄
下一篇:清朝官员下跪时甩袖子的原因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