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
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人?诸葛恪和诸葛亮是什么关系?
诸葛恪是诸葛亮的侄子,是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之子,他小的时候身材肥胖,但是才智过人,以神童著称于世。
比如说,有一次孙权召集了大臣们,并派人牵了一头驴子来,驴子的头上贴了一个长长的标签,上面写着“诸葛子瑜”四个大字。“子瑜”是诸葛恪的父亲诸葛瑾的字,见到这头驴子,诸葛恪就知道了,孙权这是在嘲笑自己父亲的脸很长,就像驴子一样呢!诸葛恪向孙权提了一个请求,他请求孙权给他一支笔,并允许他多增加两个字。孙权很大方的答应了他,最后诸葛恪在诸葛子瑜后面加上了“之驴”,在场的人都笑着夸他聪明,孙权也就顺着坡下来,把这头驴子赏赐给了诸葛恪。
还有一次,孙权问诸葛恪:“你最近都玩些什么,我怎么见你保养得更丰满了些呢?”诸葛恪也没有不好意思,淡定的回答到:“这样说吧,有钱的人往往把自己的房子装修得很漂亮,有德行的人往往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心情好了,身体自然也就好了。我哪里有贪玩,我只是在努力修养我的品德。”
孙权又问:“那你和诸葛亮比谁更厉害呢?”诸葛恪说:“自然是我更厉害。”孙权说:“为什么这样说?”诸葛恪说:“诸葛亮虽然是我的叔叔,辈分长于我,而且很厉害,但是他投靠了昏庸的君主,还甘心替那昏君做事,而我却是为精诸葛恪是一个怎样的人?明能干的君主服务,自然我比较厉害。”
太子孙登也捉弄过诸葛恪,他曾对诸葛恪说:“诸葛元逊应该吃马屎。”诸葛恪听了也没露出生气的表情,而是对太子说:“那我希望太子能吃鸡蛋。”孙权知道这件事以后就问诸葛恪,别人让你吃马屎,你让别人吃鸡蛋,为什么?诸葛恪回答:“因为在我看来,马屎和鸡蛋没什么不一样,它们都是从同样的地方出来的。”孙权听了哈哈大笑。
像这样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但是它们都无不表明了诸葛恪的机智与善辩,所以诸葛恪愈发受到孙权的重用,在东吴的政治地位也与日俱增。
孙权曾命令诸葛恪接替徐洋掌管部队的粮食供应,诸葛亮听说了以后很是担心,就写了一封信给陆逊,提出自己的担忧,诸葛恪性格疏漏,刚愎自用,若是让他掌管粮食这么重要的东西,实在是很不放心。陆逊和诸葛亮的看法差不多,于是他将这件事告诉了孙权,孙权于是不让诸葛恪管粮食,而是让他领兵打仗。
诸葛恪不知从哪里得知了陆逊参了他一本的事,他认为陆逊不喜欢他,但还是劝陆逊要以大局为重。随后不久,陆逊病重逝世。几年以后,孙权也病危了,因为太子孙亮年龄还小,孙权不放心,打算找一个可以托付大事的大臣。大家都觉得诸葛恪堪当大任,可孙权却嫌弃诸葛恪刚愎自用的性格,始终不肯松口,最后一刻他才迫于无奈答应了下来,把除了生杀大权的一切权力以及孙亮都一并托付给了诸葛恪。
可能是被压抑得久了,突然间失去了压力,诸葛恪迫不及待的想要做出点功绩来,证明自己的确是一个可以托付的人。东兴大战诸葛恪取得了胜利,让他更加骄傲自满了。因此第二年的时候,诸葛恪又将攻魏计划提上了日程。当时很多人都反对诸葛恪攻打魏国,因为吴国的国力经过东兴之战还没有恢复,而且士兵们也疲惫不堪,此时绝不是攻打魏国的好时机。谁知诸葛恪全然不顾大家的反对,坚持攻魏,最后惨败而归,开始受到国人的怨恨。
最后,孙峻与诸葛恪争权,利用诸葛恪的坏名声再加上战败的罪责,联合吴主孙亮刺杀了诸葛恪。诸葛恪会落得这个结局,多半是因为性格偏执所造成的,由此可见,性格决定成败这句话并不是没有道理啊!
相关文章
-
蜀中为何无大将?总结诸葛亮用人的失败教训
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然而,与曹操中人才如云,孙权手下帅才不断相比,诸葛亮在人 ... -
诸葛亮手持的“羽扇”是何宝物?民间对诸葛亮的感念之情
《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 ... -
盘点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的十位接班人
盘点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的十位接班人蒋琬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 ... -
深受刘备器重的魏延,为何处处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
口号也喊了,把文聘也打了,结果党中央倒先滑脚了。简直弄了个猪八戒照镜子。老魏无家可归, ... -
说说诸葛亮是如何开发和经营蜀国经济的?
富贵来得有点突然,跟随刘备一路披荆斩棘的将士个个兴高采烈,可有人还嫌不过瘾,提出了宏 ...
相关推荐
-
蜀中为何无大将?总结诸葛亮用人的失败教训
诸葛亮博古通今,堪称旷世奇才。然而,与曹操中人才如云,孙权手下帅才不断相比,诸葛亮在人 ... -
诸葛亮手持的“羽扇”是何宝物?民间对诸葛亮的感念之情
《三国演义》里,特别是写六出祁山时的诸葛亮,人们最熟悉的,恐怕是他素衣纶巾,手摇羽扇, ... -
盘点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的十位接班人
盘点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的十位接班人蒋琬第一位介绍的,是诸葛亮遗命中指定的治国继承人蒋琬 ... -
为躲闭战乱,诸葛玄西迁对诸葛亮的影响
诸葛玄是诸葛亮的叔叔。由于诸葛亮自幼父母双亡,因此诸葛亮和他的兄弟姐妹全都依靠诸葛玄为 ... -
深受刘备器重的魏延,为何处处遭到谨慎的诸葛亮反对?
口号也喊了,把文聘也打了,结果党中央倒先滑脚了。简直弄了个猪八戒照镜子。老魏无家可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