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时代

中国古代对于天地的记载

日期:2022-04-24   来源:网络

天,也称为皇天:关于天的文字记载最早出现在书经中,在儒家文学中被称为昊天上帝;虽然普遍上认为天和上帝属于同一概念,但汉学家顾立雅的研究确显示上帝的出现更早于天。在民间,天的形象也比上帝更具有“人性”;中国古代帝皇自誉为“天之子”,北京天坛既是明清两代帝皇祭天的所在地。

据民国学术经典文库出版的王治心著作《中国宗教思想史大纲》称,在上古神话传说中,“以昊天(皇天)上帝为最尊,其次则有五方帝:东方苍帝,主木,其明曰灵威仰;南方赤帝(炎帝),主火,其名曰赤熛怒;中央黄帝,主土,其明曰枢纽;西方白帝,主金,其名曰白招据;北方黑帝,主水,其明曰叶光纪”。由此观之,上帝只有一个,即“皇天(昊天)上帝”,位最尊。其他“帝”则有不少。当“帝”字在《诗》、《书》、《易》和钟鼎,甲骨文中单独使用时,一般均指“上帝”。郭沫若说:“上下本来是相对的字,有上帝一定已有下帝”。所以,上帝只有一个,把其他“帝们”称为“下帝”似乎不算太过分。实际上,即使神话传说中的五方帝,我们都很容易在历史中找到他们做为“人类领袖”的影子。唯有上帝是绝对的神,是万帝之帝,万王之王。那么华夏古籍中的这位“皇天(昊天)上帝”是怎样一位上帝呢?

《诗经》记载

《诗经·大雅/周颂》:“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明明是说“昊天上帝生养了人民,创造了万物,定下了律法,他是创造主。”

《诗经·小雅/大雅》:“明明上天,照临下地”、“皇哉上帝,临下有赫”及“荡荡上帝,下民之辟”,明明是说上帝具有大慈爱,伟大,荣耀,权柄,永恒,无限,是万民之主。

《诗经·大雅》:“敬天之怒,无敢戏豫;敬天之渝,无敢驱驰。昊天之明,及尔出王;昊天曰旦,及尔游衍”及“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这明明是说昊天上帝会发怒,会审判,劝人不要淫逸享乐;皇天神明,人不要肆意妄为;上帝明察秋毫,鉴察人的一切;神不可测度,岂敢怠慢。

《诗经·大雅/周颂》:“帝谓文王:无然畔援,无然歆,诞先等于岸”及“帝谓文王……不识不知,顺天之则”,这明明是说上帝是启示人的上帝,他启示文王,不要顾盼攀比,径直登临彼岸;不要自作聪明,顺从上帝律法即可。

《诗经·大雅》:“悠悠昊天,曰父母且,无罪无辜,乱如抚”、“昊天孔昭,我生靡乐……卓彼昊天,宁不我矜?”及“莫知我艰,已焉哉!天实为之,谓之何哉!”,这明明是说人在苦难中,可以哭求上帝,质问上帝。

其他记载

《书·酒诰》周公戒康叔说:“天非虐,惟民自速辜”,《吕刑》所说:“上帝监民,罔有馨香德,刑发闻惟腥”,明明是说皇天上帝并非暴虐,人有祸难,乃自己为之,上帝是喜欢善德,不喜欢刑罚。《吕刑》中又说:“天亦哀于四方民”,是说上帝有时发怒,在震怒中仍怀慈悲之意。

《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至圣先师孔子不是在这里赞扬尧帝崇高,尊昊天上帝为大吗?

《礼记·盛德》:“夫民思其德,心称其人,朝夕祝之,升闻于皇天,上帝[音欠]焉,故永其世而丰其年。夫民恶之,必朝夕祝之,升闻于皇天,上帝不[音欠]焉,故水旱并兴,灾害生焉”,这明明是说,上帝是听人祷告的上帝,人民所称道的,早晚祷告,达于天上,上帝喜而祝福。人民所怨恨的,早晚祷告,达于天上,上帝恼而惩罚。

【皇】:huang 1.大。《诗》:“皇矣上帝。”2.君主。3.犹言显。如皇考,皇祖。也称皇考的省称。4.辉煌。5.黄白色。6.美。7.仪态庄严。8.冠名。《礼记》:“有虞氏皇而祭。"郑玄注:“皇,冕属也,羽画饰焉。”9.“凰”的本字。10.通“匡”。匡正。11.通“遑”。闲暇;游暇。12.通“况”。13.姓。春秋时齐有皇士。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中国古代的上帝的是什么样的
下一篇:盘古开天辟地的故事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