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状元皇子赵楷简介,赵楷是怎么死的?
科举制度从形成那天开始,就注定成为后世选举人才的主要途径。这一制度,打破了寒门士族的界限,挑选人才只看才华而不看门第,使得许多出身寒门却才华横溢之辈,得以为国家效力。
科举制度的出现,是所有寒门士子的福音,也成为中国古代许多穷苦书生逆转人生的唯一途径。当然科举并不是寒门的考试,士族也会参加,但是门第显赫到如赵楷这个地步的就少见了。
赵楷是历史上身份最高的状元,因为他出身皇家,是当朝帝王之子。这位大才明明可以高喊我爸是皇帝,却偏偏要靠自己的才华吃饭。
赵楷是宋徽宗第三子,母亲为懿肃贵妃王氏。赵楷与宋徽宗一样,琴棋书画皆有成就,自幼聪慧很受宋徽宗喜爱。
重和元年,国家依例举行科举考试。也许是想要证明自己的才能,也许就单单只是心血来潮,总之皇子赵楷偷偷混入考生之中,参加了此次科举考试。
赵楷的确有才,竟然一路披荆斩棘进入殿试。在随后的殿试考试中,发挥的越加出色。当阅卷官看见他的试卷之时,无不赞叹,竟纷纷点为第一。优秀的试卷被送到宋徽宗那儿,宋徽宗看头名试卷,也觉得此子才华高绝,当即点为状元。
等到发榜唱名,赵楷一举夺魁。随后赵楷将事情告知宋徽宗,说这头名状元其实是自己。宋徽宗虽然认为他偷偷跑去参加科举考试不妥,但是也欣喜自己的三子竟有如此才华。不过他还是怕天下书生说闲话,认为自己偏袒,所以就取消了赵楷的状元,将第二名榜眼王昂提为状元。
赵楷1岁授检校太尉、奉宁军节度使,封魏国公,加开府仪同三司,进高密郡王。7岁授司空,进嘉王。11岁正官名,又授太保。15岁迁太傅,武宁、保平军节度使,徐州、陕州牧。17岁迁荆南、宁江军节度使,江陵、夔州牧,进封郓王。
整个天下都是他老爸的,赵楷明明可以靠老爸吃饭,但是却偏偏要靠自己的才华。可惜的是最后结局不好,汴京城破,赵楷与其他皇室宗亲一道被金军劫掠北上,29岁死于韩州。
历史上悄悄参加科举考试的皇子其实不止赵楷一人,传言康熙帝年轻的时候也曾参加科举。不过康熙帝没赵楷那么厉害,没中状元,只中了第三名探花。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
宋朝科举考试内容和流程
-
金日磾儿子为何成为汉武帝弄儿?这两个儿子结局如何?
元狩二年的夏天,在春天收获匈奴人的祭天金人之后,霍去病又再次率兵攻打祁连山,与匈奴浑邪 ... -
李景隆为何被称为朱棣内应?朱棣为何看不起李景隆?
公元1398年从微末起义,建立大明王朝的朱元璋去世。因为太子早逝,朱元璋将皇位传给皇太孙朱 ... -
王莽长女孝平皇后简介,孝平皇后怎么死的?
王莽和霍光是西汉两位著名的权臣,而后世经常将两人放在一起比较评价。霍光在王莽之前,忠于 ... -
《如懿传》历史上的海兰位居妃位47年,乾隆为何不给她晋封?
自《如懿传》开播以来,剧中的海兰就被观众们亲切的称呼为“小天使”,因如懿曾在潜邸帮助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