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历史
宋灭北汉之战
宋灭北汉之战是指宋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宋太宗赵光义率军攻灭北汉的作战。宋灭北汉之战的胜利,结束了自唐中期以来,武人专权,藩镇割据,中国长期处于动乱局面。
太平兴国四年(公元979)正月,宋太宗决定再次进军北汉,并采取攻城阻援的作战指导,其部署是:命宣徽南院使潘美为北路都招讨制置使,率崔彦进、李汉琼、曹翰、刘遇等军攻太原;命云州观察使郭进为太原北石岭关(今山西忻县南)都部署,阻击从北面增援的辽军;命田仁朗、刘绪负责侦察太原城四面壕寨并检查攻城的各种器材;命孟玄莆为兵马都钤辖,驻泊镇州,阻击从东面增援的辽军;命河北转运使侯陡、陕西北路转运使雷德骧分掌太原东、西路转运事,并命行在转运使刘保勋兼任北面转运使;宋太宗赵光义亲率主力一部出镇州(今河北正定),牵制幽州的辽军大规模西援或南下。
太平兴国四年二月十五日,宋太宗率军由东京(今河南开封)出发,三月进至镇州,分兵攻盂县(今山西盂县东北)、沁州(今山西沁源)、汾州(今山西汾阳)、岚州(今山西岚县)等外围州县,以牵制这些地区北汉军对太原的增援。这时,郭进军已进至石岭关。
北汉主刘继元闻宋大兵压境,急遣使赴辽求援。辽帝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都统,冀王敌烈为监军。率兵援救北汉。三月十六日,耶律沙率军日夜兼程进至白马岭(今山西盂县东北),与郭进阻援部队相遇,两军隔大涧对峙。耶律沙打算等后续部队到齐后再战,敌烈等认为立即进攻有利,于是抢先渡涧进攻宋军。郭进军乘其半渡,突然出击,斩敌烈等五员大将,歼万余人,辽军余众仓皇逃走。北院大王耶律斜轸率军赶到,万箭齐发,宋军始退。北汉再次派人向辽求援,但使者被郭进军捉住,并在太原城下杀掉。北汉潜师出击,又被宋军击败,遂据城固守。
宋军打援获胜,乘势全线进攻。四月中旬,宋军攻下盂县、隆州、岚州等地区后,宋太宗率军至太原,以数十万大军,集兵围城。四月二十三日,巡城抚慰诸将,并致书招降北汉主刘继元,被拒。二十四日夜,宋太宗至城西督诸将攻城,未果。五月初一,又督渚将急攻城西南隅,陷其护围羊马城。北汉宣徽使范超出降。初三,宋太宗至城西北隅,北汉码步军都指挥使郭万超等先后出降。初四,宋太宗至城南,再次招降,同时挥军猛烈攻城。远在代州(今山西代县)的北汉驸马都尉贞俊向辽帝告急,耶律贤因辽军在白马岭新败,不能再发救兵。这时,宋太宗下令再次决汾水灌城,使太原城内一片汪洋。刘继元在外无援兵,内无斗志的情况下,于五月初六出城投降。宋太宗命刘保勋主持太原政务,封刘继元为右上将军、彭城郡公。同时考虑太原城坚难克,为根除割据之患,遂毁太原城。
至此,北宋统一战争以消灭北汉之战的最后胜利告终。
相关文章
-
《永乐大典》之于朱棣,《四库全书》之于乾隆
《永乐大典》之于朱棣,《四库全书》之于乾隆,都极大地提升了当时国君的声望和品味,让功绩 ... -
武穆: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
文官为了求个好评,总要粉饰太平,把自己的治绩说得花团锦簇;武官呢,靠剿贼捕盗发财,总把 ... -
宋太祖赵匡胤“千里送京娘”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有关他“千里送京娘”的故事在民间流传甚广。对遇难的素不相识的弱女 ... -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1020-1077年),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 ... -
宋太祖活到成年的两个儿子是谁?宋太祖两个儿子怎么死的?
宋太祖赵匡胤是宋朝的开国皇帝,他去世之后,皇位传给了他弟弟宋太宗赵光义。哥哥将皇位传给 ...
相关推荐
-
阎立本的生平简介,阎立本是一个怎样的人?
俗话说得好,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做一件事,那就一定要做到最好。比如,古代很多大 ... -
《永乐大典》之于朱棣,《四库全书》之于乾隆
《永乐大典》之于朱棣,《四库全书》之于乾隆,都极大地提升了当时国君的声望和品味,让功绩 ... -
武穆: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
文官为了求个好评,总要粉饰太平,把自己的治绩说得花团锦簇;武官呢,靠剿贼捕盗发财,总把 ... -
唐太宗说褚遂良小鸟依人
小鸟依人第一次用在人身上出自唐太宗李世民之口,且是形容男人。有一次太宗和长孙无忌品评当 ... -
张说:太子监国,杜绝流言
唐朝张说,字道济,受命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兼修国史。景云二年(公元711年),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