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哥舒翰简介:哥舒翰为何打不过安禄山?
在八年安史之乱里,哥舒翰大军惨遭安史叛军毁灭性打击的灵宝西原之战,堪称整个叛乱里的灾难性一仗。唐王朝不但失去了提前平叛的黄金机会,更是瞬间被开了大刀口,这以后中原几乎沦陷,藩镇豪强割据,一切都似大堤决口般无法阻挡。惨遭重击的大唐,一百多年都没恢复过来。
但号称大唐名将的哥舒翰,带领的传说中陇右河西的精锐,为什么会败到这般崩溃?首先一个原因,好比战争片里常说的一句台词:新兵蛋子打不过老兵油子。哥舒翰麾下这二十万大军,就是战斗素质有限的“新兵蛋子”。
虽说顶着“陇右军”“河西军”的头衔,但在这支唐军里,真正有丰富实战经验的老兵,却是少之又少,绝大多数都是之前洛阳战役里的残兵,就是一群新招募来且又被安史叛军打过的菜鸟兵。熟悉战争的人都知道,这群人放在部队里,大战前就是标准的火药桶,单是每张嘴绘声绘色讲战败,就足以把军心折腾的乱七八糟。另外还有一部分,是长安周边招募的新兵。
如此一支鱼龙混杂的队伍,战场上稍有风吹草动,分分钟就容易土崩瓦解。但这事也并非绝对,历史上也有很多杰出的战将,摊上多烂的队伍,总能迅速覆雨翻云,转眼就把队伍打造成钢铁雄狮。比如与哥舒翰同时代的大唐战将李光弼,就是此中高手,硬是凭着强大带兵手腕,给大唐带出一支再造江山的铁血军团。那作为李光弼“前辈”的哥舒翰呢?
这就是唐军此次败的如此惨的另一大重要原因:主帅哥舒翰的个人能力问题。
在唐朝大诗人李白等人的深情讴歌下,大唐战将哥舒翰的无敌形象,至今依然光芒万丈。放在唐代战场上,多年来与强敌吐蕃打了一票恶仗,看上去是个优秀的军事人才。但放在这次战斗里,他却有个大短板:哥舒翰是个将才,但打赢安史叛军,需要的是帅才。
哥舒翰此人,冲锋陷阵是一把好手,带兵风格也无比严厉,一点小错就鞭打士兵。历次战场辉煌,也基本都是狠打硬冲的套路,论战略谋划能力,无论比起他昔日在陇右的老上司王忠嗣,还是在他之前镇守潼关的高仙芝,都是差距太远。
于是,以相关史料记载,自从哥舒翰火线就任后,这支之前已经被高仙芝带出模样的军团,就是各种折腾。由于当时哥舒翰已经中风瘫痪,所以日常军务基本放手,各级军官们更是画地为牢。安史叛军还没打来,部下王思礼和李承光就成天互掐,外加哥舒翰的带兵方式,还是一贯的简单粗暴,发现士兵们一点小错,就是能动手不抄抄,逮住就往狠了打。这一套带昔日亲兵有用,带这二十万菜鸟兵?当然是火上浇油,弄的全军怨声载道。
所以,在公元756年六月七日的灵宝西原之战开打前,被哥舒翰以简单粗暴方式管理的二十万唐军,其实已到了濒临分崩离析的时刻。外加哥舒翰打硬仗不惧,可情报战略方面的工作,做的却是十分粗线条,连安史叛军的兵力配置和战略意图,都没有完全掌握。惨败前的基本条件,这支部队差不多齐活了。
但即使这样,此时的哥舒翰,依然赢面狠打。瞧瞧756年的平叛战局就知道:在河北唐军的浴血反击下,北线的安史叛军正在节节败退,郭子仪李光弼的精锐正高歌猛进,朝着安史叛军的老窝范阳狠杀过去。就算哥舒翰这边出来打比较困难,只要唐军能够凭着人数优势和潼关天险,安住营盘守好,进退两难的安史叛军,基本就会在这一年灰飞烟灭。
换句话说,这场战争里的哥舒翰与麾下唐军,面对的就是中国足球常碰上的简单任务:打平就出线。虽说有很多毛病,但完成这个任务,还算不困难。
更多>>(接下文评论)
相关文章
-
温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唐代有个执法严厉的官员,名唤温璋,是唐初名臣温大雅的六世孙。名臣之后温大雅也称温彦宏, ...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唐代奇人众多,但像张若虚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确立不朽地位的,却绝无仅有。张若虚写作 ... -
鱼玄机的才华有多高?为何能受到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青睐?
古代有许许多多的诗人,但都以男性居多,女诗人为数不多。都说物以稀为贵,在诗坛中的仅有的 ... -
死姚崇犹能算生张说
姚崇病重,告诫几个儿子说:“张丞相素与我不和,矛盾很深,恐会加祸於你们。不过他好奢侈享 ... -
潘炎夫人劝夫辞官
唐德宗时,翰林学士潘炎受到皇上特别的恩宠,他的夫人刘氏,就是宰相刘晏的女儿。京师的大臣 ...
相关推荐
-
温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唐代有个执法严厉的官员,名唤温璋,是唐初名臣温大雅的六世孙。名臣之后温大雅也称温彦宏, ... -
小学徒智对乾隆
清朝,扬州瘦西湖畔有一条小巷,叫草药巷。巷里有家袁氏中药铺,店主袁百草,年近五十,膝下 ... -
六部之首为吏部,而吏部之首则在文选司
对于清朝的官制很多人都十分了解,特别是中央一级的宰相、军机大臣、以及六部尚书等。其实对 ... -
保和殿、武英殿、文渊阁,清朝大学士有什么讲究?
在明清的历史上,我们不可避免的要谈及“内阁”和“大学士”这两个关键词。一般我们所称的“ ... -
科举考试在宋代的意义
有宋一代,从赵匡胤开始,不许任何皇家宗室、官宦之后入考,并且废除了公荐制度,从根本上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