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大V和忠粉,李白和杜甫的“不平等”交往
只要是略知唐诗的人,都知道“李杜”的名头,一个“诗仙”,一个“诗圣”,是唐诗江湖两位让人高山仰止不能超越的人物。
李白才思敏捷、落笔惊人、声名远播。而比李白小11岁的杜甫写诗就像挤牙膏一样,看着让人着急,殚精竭虑写出来的作品,还屡屡遭人白眼,价值被严重低估。杜甫的诗被追捧根本就是死后的事情,这一点就像画坛的梵高一样。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用大数据分析的方法得出了这样的结论:李白和杜甫虽然在后世齐名,但同处一个时代,两人之间的关系不是什么分庭抗礼、各自吸粉,进而惺惺相惜,而根本就是类似于大V和忠粉的关系,李白是大V,杜甫是李白的忠粉。
杜甫的作品中提及李白的多达四十余首,“或赠,或寄,或忆,或怀,或梦”,比较出名的诗句有“李白斗酒诗百篇”、“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南寻禹穴见李白”、“道甫问讯今何如”、“白也诗无敌”等等,蹭热点、榜大V、抱大腿意图明显,真挚的仰慕吹捧之情洋溢在字里行间。
杜甫在《春日忆李白》一诗中写下了“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的千古名句,“春树暮云更是成了歌颂友情的成语。
再看看李白对杜甫的态度。
古人写诗讲究“酬答”,你给我写了首诗,我得回写一首,互相夸奖,共同进步。但相比杜甫写了这么多关于李白的作品,李白只写了三首关于杜甫的诗,太不讲究了。
这三首诗分别是《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沙丘城下寄杜甫》和《戏赠杜甫》。
当时,44岁的李白离开长安,开始游历天下。行至洛阳,碰到了33岁还郁郁不得志的杜甫,杜甫敬仰之情如滔滔江水不可遏制,各种出游陪同,各种诗酒安排,亲密到“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的地步。
短暂分别后,李杜又于第二年在山东重逢,共游齐鲁大地之后,在鲁郡东石门分手,李白南下,杜甫西归。
临别之际,李白写了一首送别诗《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
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
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
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分别之后不久,李白在南下江东之前,在沙丘城逗留期间,又写了一首怀念杜甫的诗《沙丘城下寄杜甫》——
我来竟何事?高卧沙丘城。
城边有古树,日夕连秋声。
鲁酒不可醉,齐歌空复情。
思君若汶水,浩荡寄南征。
这两首诗主题比较单纯,送别就是送别,思念就是思念,没有什么赞美杜甫的语句,更谈不上推崇。
这样忠实的粉丝不在身边,不管是生活的舒适,还是心理的满足,各方面都有些不习惯,仅此而已。
李白写给杜甫的第三首诗是尚有争议的《戏赠杜甫》——
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
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
据说,这首诗写于公元746年李白与杜甫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时。有人把这首类似打油诗的作品,解读成李白嘲讽杜甫写诗速度慢,但其实没那么阴暗,不过就是一个天才诗人在劝慰一个在诗歌中挣扎的文学青年,不要太苦了自己,生活并不只是诗歌,还有健康和远方。
后世对这首《戏赠杜甫》颇多争议,认为是伪作,一来,此诗的文献来源不明,很突兀地出现在孟棨编纂的诗论著作《本事诗》中,而且孟棨也没有说明来源。二来,在史实方面,《戏赠杜甫》一诗与李杜交游经历不符。
如果这首诗是伪作的话,那么李白写给杜甫的作品就只剩下两首了。
后世齐名的李杜身处同一时代却有着天差地别的命运:一个是才华横溢,以匹夫而动九重,名满天下的旷世逸才,镶着金边的超级大V;一个却是初出茅庐,作品被严重低估,峥嵘未显,四处找人推荐的文学青年,看见偶像两眼冒星星的忠实粉丝。
名位这东西,有时候要过几十年甚至几百年看才行。
相关文章
-
温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唐代有个执法严厉的官员,名唤温璋,是唐初名臣温大雅的六世孙。名臣之后温大雅也称温彦宏, ... -
胡昌翼的生平简介,胡昌翼真的是唐朝皇帝遗落民间的儿子吗?
后梁太祖朱温因篡夺唐室社稷而当上了皇帝,唐朝皇室成员几乎全都被朱温所杀,但是几十年后, ... -
武则天杀亲生女诬皇后
唐高宗(李治,公元650~683年)立武后(武则天)为妃,不久,生下一个女儿,高宗很是喜爱。 ... -
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
唐代奇人众多,但像张若虚仅凭一首《春江花月夜》就确立不朽地位的,却绝无仅有。张若虚写作 ... -
鱼玄机的才华有多高?为何能受到花间词派鼻祖温庭筠的青睐?
古代有许许多多的诗人,但都以男性居多,女诗人为数不多。都说物以稀为贵,在诗坛中的仅有的 ...
相关推荐
-
温璋是谁?他是怎么死的?
唐代有个执法严厉的官员,名唤温璋,是唐初名臣温大雅的六世孙。名臣之后温大雅也称温彦宏, ... -
明末张献忠士兵忆吃人:女子缠过的脚味道像猪蹄
后来逃到江南的一个大西兵回忆:“吾曩年食五人矣!昔从献忠入蜀,蜀人畏之,避匿深山。无所 ... -
小学徒智对乾隆
清朝,扬州瘦西湖畔有一条小巷,叫草药巷。巷里有家袁氏中药铺,店主袁百草,年近五十,膝下 ... -
1905年袁世凯接受采访时谈剪辫子:时间到了就会的
“为什么不把辫子剪掉呢?”我想到一些新派的中国人已开始改革,就冒险询问他。“会的,时间 ... -
太监李莲英怎么伺候慈禧太后洗澡?
慈禧在脱下太后的制服、卸下太后的“职务头衔”后,她也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这也许就是这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