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历史
唐太宗十八学士,唐太宗的十八学士和两大将军
唐太宗两大将军:秦琼,尉迟恭。
唐太宗十八学士简介
杜如晦(585~630)中国唐初名相。字克明。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从祖杲为北周、隋显官。
房玄龄(579年~648年别名房乔,字玄龄,汉族,唐代齐州临淄(今济南章丘相公庄人),是中国唐朝时的开国宰相,名乔,字玄龄(一说名玄龄,字乔)
于志宁(588-665) 唐初大臣。字仲谧,京兆高陵(今属陕西)人。
苏世长 父苏振,北周封为建威县侯。11岁时,上书北周武帝,武帝惊异,特召见他。世袭父爵。入隋,为长安令,大业未年为都水少监。唐开国,历任陕州长史,天策府军谘祭洒。苏世长机辩博学,敢于直言,多次劝说太祖李渊,以隋为鉴,惩其奢淫,不忘俭约,拜谏议大夫。
姚思廉 557年–637年。字简之,一说原名简,字思廉,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唐朝初期史学家
薛收 字伯褒,隋唐时蒲州汾阴(治今山西万荣县西南)人,591年—624年
褚亮 唐初大臣,余杭人 (555年~647年),字希明
陆德明 (约550-630) 名元朗,以字行。苏州吴人。经学家。训诂学家。
孔颖达 547年—648年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李玄道 (?一629) 唐文学家
李守素 赵州人,世代为山东名族。十八学士之一
虞世南 558年—638年 唐代诗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字伯施,余姚人。孔颖达 547年—648年字冲远,冀州衡水(今属河北)人。
蔡允恭 荆州江陵人。蔡大宝的侄子。有风采,善缀文。仕隋,历著作佐郎、起居舍人。炀帝属词赋,多令讽诵之。入唐,为文学馆学士。贞观初,除太子洗马。集二十卷,今存诗一首。
颜相时(?-645年),表字睿,雍州万年县人。中国唐朝儒学者。颜师古之弟。
许敬宗 592年—672年 字延族,杭州新城人。
薛元敬 薛收的侄子,李世民“十八学士”之一
盖文达 冀州信都人,唐代大儒。
苏勗 (642前后),字慎行,京兆武功人。娶南昌公主。
唐太宗两大将军简介
秦琼(?—638年),字叔宝,齐州历城(今山东济南市)人。隋末唐初名将,初为隋将,先后在来护儿、张须陀、裴仁基帐下任职,因勇武过人而远近闻名。后随裴仁基投奔瓦岗李密,又转投王世充,因见王世充为人奸诈,最后与程咬金等加入李唐。随李世民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众之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唐统一后,秦琼久病缠身,于贞观十二年病死。官至左武卫大将军、翼国公。后追赠为徐州都督、胡国公。贞观十七年入凌烟阁。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585年-658年12月26日),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朝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相关文章
-
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其词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 ... -
唐太宗时期的外交状况
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 ... -
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 ... -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政策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 ...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军事成就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唐太宗大力推行 ...
相关推荐
-
唐太宗统治时期的社会状况
“贞观”为唐太宗李世民年号,其词出自《易·系辞下》:“天地之道,贞观者也。”意即以正道 ... -
唐太宗时期的外交状况
唐太宗时期加强了对西域等地区的管辖,还加强了与亚洲各国的友好往来。中外关系方面也迅速出 ... -
唐太宗时期的民族政策
唐太宗布德怀柔,民族关系密切。对于依附的各族,一般不改变其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尊重其习俗 ... -
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在文化方面的政策
在文化方面,唐太宗则大力奖励学术,组织文士大修诸经正义和史籍;在长安设国子监,鼓励四方 ... -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时期的军事成就
唐太宗在位期间武功全盛,将唐帝国发展为当时东亚地区最强、文化最盛的国家。唐太宗大力推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