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传说

封神榜暗藏的秘密:昊天上帝和元始天尊妥协的产物

日期:2019-06-26   来源:网络

timg.jpg

昊天上帝(玉帝)为了整肃天庭行政结构,倡议并发起了一个封神计划。任务核心即是号召诸教神仙以渡劫为名,进行开放式的“技能比武”,淘汰者入封神榜名单,以备天庭调用。其间,天帝甚至不惜以牺牲自己女儿龙吉公主为代价,换取诸教派利益的平衡。

当然,昊天上帝此举也很可能刺伤瑶池金母(即王母娘娘,龙吉公主的母亲)的心,每一位母亲,都不希望自己子女成为政治的牺牲品,尤其发起者正是孩子的父亲。这或许会为将来天庭的势力分裂埋下隐患。

那么,问题来了。昊天上帝为何要执意发动可能导致生灵涂炭的封神之战,以充政务机构之空缺,难道,他就没有其他选择吗?应该说,早在封神大战之前,他或多或少也做过类似的努力,可惜成效甚微。

隐秘的线索,在《封神演义》十二回就可寻见。

当时,阐教教主元始天尊为了备战封神之役,特遣先天至宝灵珠子下凡,托胎陈塘关总兵李靖家,唤作哪吒。哪吒出生伊始,便惹事不断,终于摊上了一件大事,误杀了东海龙王家的三太子。

龙王上天告御状,便有了这样一幕。

“哪吒到了(天宫)宝德门,来的尚早,不见敖光,又见天宫各门未开,哪吒站立在聚仙门下;不多时只见敖光朝服叮当,迳至南天门,只见南天门未开,敖光曰,来早了,黄金力士还不曾至,不免在此间等候。”

原来,这哪吒情知龙王要上天告状,便在天门外先截住它。而后,二者一言不合,便又扭做一团,龙王毕竟法力甚微,竟被一片一片地拨了龙鳞,其状甚惨。

但问题恰恰在此!

南天门是何等神圣之地,应看做天庭门面。门面之下,竟然发生恶行斗殴事件,而值班人员更集体缺位。这和《西游记》里,孙悟空每每上天欲见玉帝,天门之外,不分昼夜总有门卫详细盘查,形成了鲜明对比。

可见,尚未开展封神计划之前,昊天上帝确实面临无人可用的局面。

更有意思的是,龙王拟陈述哪吒的罪状里,便有一条“无故打死夜叉李良”。夜叉为物?仅为低级海界吏员。可到了龙王口中,却声称“李良乃灵宝殿御笔点差的,谁敢打死?”可见,彼时天庭编制人员良莠不齐,且缺口极大,无人能用,甚至以次充好,连实力低微的巡海夜叉也拿来凑数,还搞了不成文的程序,“灵宝殿御笔点差”。反观到了西游时代,命丧孙悟空棒下的水族吏员不计其数,昊天上帝且充耳不闻,可见其时天庭人手早已充裕。

显然,封神之前的天庭,正处于无人可用、无人能用的尴尬境地。

而在封神计划成型之前,昊天上帝其实曾找过元始天尊喝茶谈话,隐晦地要求阐教十二金仙到天庭坐班(“昊天上帝命十二仙首称臣”),但被元始天尊圆滑地拒绝了。甚至在此次谈话之前,二者可能还有过一次比较隐秘的谈判,这在原著六十五回就可察觉端倪。

当时情况是这样的。

姜子牙东征一行为破“番天印”之法,需拿四色旗对付。哪四色旗?分为玄都离地焰光旗、西方青莲宝色旗、玉虚杏黄旗以及瑶池素色云界旗。前三面旗好办,分别在天上老君、西方接引教主、元始天尊手里,这云界旗,又名聚仙旗,所有权在瑶池金母(即王母娘娘)手里,瑶池会时,将此旗拽起,群仙俱知道,即来赴瑶池胜会,故曰聚仙旗。

请旗的任务,交给了阐教大弟子南极仙翁。

且看描述,“南极仙翁,即忙收拾换了朝服,系了叮当玉佩,手执朝笏,离了玉虚宫,足踏祥云,飘飘荡荡,驾鹤而行。及至瑶池,南极仙翁俯伏金阶,候降敕旨,只闻乐声隐隐,金门开处,有四对仙女,高捧聚仙旗,敕旨付南极仙翁聚仙旗”。

可见南极仙翁身份,是极其微妙。一方面,他是阐教大弟子,常规“上班”的场所,仍在元始天尊主场玉虚宫。但另一方面,他对天庭业务比较熟悉,或需在规定的时间,到天庭“坐班签到”,这也才有“朝服、玉佩、朝笏”等官方配套。也就是说,对于南极仙翁的使用,遵循的是编制双轨制原则,分由天庭和玉虚宫管辖,也就是一个人分两半用。但主要组织关系,应该还在玉虚宫。

这可以看做昊天上帝和元始天尊谈判之后的一次试点合作。

当然,对于南极仙翁的双轨制使用,应该是元始天尊做出的最大让步。正因如此,后来昊天上帝欲叫十二金仙亦效此法时,元始天尊便一口推脱了。但也不是一味推脱,而是委婉地提出一个封神计划,而这个计划,在一定程度上确实能缓解天庭无人可用的局面。可以想象,昊天上帝陈思再三之后,终于半推半就地同意了这个相对极端的封神计划,而付出的代价便是生灵涂炭。当然,在昊天上帝看来,这也可以是一次天庭强权的体现,是不可多得在三界立威的机会。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封神计划可以看做是昊天上帝和元始天尊妥协的产物。而元始天尊得到这把昊天上帝亲手认证的尚方宝剑,便可以名正言顺地打压异己教派。​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阿房女的传说故事:原来阿房宫是为她而建
下一篇:说说如来佛祖和托塔李天王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