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清明上河图》留下的谜团至今未解
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是世界上知名度最高的中国古画。迄今为止,研究《清明上河图》的论文有400多篇,为研究这幅画开了三次全国性乃至国际性的学术研讨会,出了三本论文集。可以说,在学界,再没有第二件中国古画受到如此密切的关注。
但其实,对于《清明上河图》的认识还远远没有结束,还有很多谜团围绕着这张传世名画。
清明上河图
令人费解的是,《清明上河图》这么一件辉煌巨作,却没有被收录到宋徽宗时期将宫廷所藏的历代着名画家的作目录编撰成画史《宣和画谱》中。按理说,一幅连皇帝都十分珍爱的画作,其作者也会同样受到“爱屋及乌”情绪的影响,受到皇帝的宠爱。最令人费解的是,张择端身为北宋的翰林,却游弋在北宋的史料记载之外,让他更显神秘更为传奇,留给后世人巨大的想象空间。
《清明上河图》在金代就已经被“争相收藏”,历代的“山寨版”不在少数。最早有明确记载的,就是画卷后面杨准跋文中提到的装裱师傅以仿本偷梁换柱。因为元代统治者的书画鉴赏能力弱于宋、金,这幅画只是放在秘书监内。后来一位装裱师傅用临摹本替换出真迹,将《清明上河图》盗出宫外。
到了明代,《清明上河图》有近两百年的时间在民间收藏,人们对这幅名作有所耳闻又难得一见,所以揣测摹仿的就更多了起来。在雍正年间,和硕宝亲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皇帝曾经得到过与《清明上河图》原作接近的仿品。他觉得那幅画虽然很大气,但前后衔接并不太顺畅,而且细部动态上也有些美中不足。于是决定再造一幅更完美的《清明上河图》。他组织了五位画家,对画作进行了临摹创新。新的《清明上河图》画面清晰,色彩艳丽,画面结构和其中某些人物的姿态与原作相近,推测画家们事先是见过与原作相近的摹本的。这幅画现在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称为“清院本”。
清院本的篇幅比真本长出了近一半,人物也更多,街道也更复杂。而且由于绘制时间离现在比较近,所以色彩也比较艳丽,看着很舒服。可是,就在新的《清明上河图》绘制完成几十年后,嘉庆皇帝通过抄家获得了张择端珍本的《清明上河图》,嘉庆请来太上皇乾隆,爷儿俩一看就明白了,这才是真货。他们正在给宫廷保存历代书画编辑目录,取名《石渠宝笈》,于是就在张择端真迹画卷的开头盖上“石渠宝笈”和“宝笈三编”两个印章,算是给了真迹一个正式的名分。所以今天故宫博物院藏本的《清明上河图》又称为“石渠宝笈三编本”,被专家们认定为张择端原作。
相关文章
-
明清上朝那些事儿:皇帝常常凌晨三点就要“上朝”
古代帝王与官员们早起办公,民间称作上朝。从春秋时代开始,国家大臣的上朝时间,逐渐定型为 ... -
汉魏时期皇帝禅位:儒家“天子让贤”国家理想的实现
《虞書堯典》:帝曰:咨!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嶽曰:否德忝帝位。曰: ... -
在位31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算是昏君吗?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汉献帝刘协已为大家所熟悉。他既不昏庸,又不残暴,然而,这个 ... -
说说“草根皇帝”刘备如何招揽人才?
还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那句台词吗?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三国乱世,想要争 ... -
浅谈“太上皇”和“太上皇帝”一字之差权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所拥有的权力绝不可同日而语!太上皇仅仅是一个 ...
相关推荐
-
明清上朝那些事儿:皇帝常常凌晨三点就要“上朝”
古代帝王与官员们早起办公,民间称作上朝。从春秋时代开始,国家大臣的上朝时间,逐渐定型为 ... -
汉魏时期皇帝禅位:儒家“天子让贤”国家理想的实现
《虞書堯典》:帝曰:咨!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嶽曰:否德忝帝位。曰: ... -
在位31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算是昏君吗?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汉献帝刘协已为大家所熟悉。他既不昏庸,又不残暴,然而,这个 ... -
说说“草根皇帝”刘备如何招揽人才?
还记得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那句台词吗?二十一世纪什么最重要?人才!三国乱世,想要争 ... -
浅谈“太上皇”和“太上皇帝”一字之差权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太上皇和太上皇帝,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两者所拥有的权力绝不可同日而语!太上皇仅仅是一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