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尉迟恭为何十六年不与外界接触

日期:2017-11-29   来源:网络

尉迟敬德是李世民身边的重要人物,又深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即位后,尉迟敬德得到了极高的地位,贞观元年,拜右武侯大将军,赐爵吴国公。贞观初年,突厥入侵唐朝,李世民又任命尉迟敬德为泾州道行军总管,出击匈奴。尉迟敬德不负众望,成功击败匈奴。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此时,尉迟敬德在功业上达到了人生的巅峰。唐太宗执政后,唐朝逐渐安定,战争远离了这个国家——至少远离了中原腹地。尉迟敬德和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不同,他不具备文韬武略的宰相之才,他只是一个单纯的武将。既然没有了战争,靠武功发迹的武将也就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其实这不单是尉迟敬德一个人要面对的问题,这是古往今来所有武将都要面对的问题,要不怎么会有“狡兔死,良弓藏”这种事呢?

尉迟恭为何十六年不与外界接触

尉迟恭

这种时候,武将就应该深藏功与名,甘于寂寞,安安稳稳过太平日子。可尉迟敬德不是这样的人,他身性耿直,而且自负功勋卓著,便目空一切,不把其他功臣放在眼里。甚至连长孙无忌、杜如晦、房玄龄等人他也不给面子,经常和他们争执。于是与“执政者不平”。

贞观三年,尉迟敬德外放襄州都督。贞观八年迁同州刺史。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尉迟敬德自负骄纵的性格怎么也改不掉。就是这个“烂脾气”差点让他掉了脑袋。

有一次,唐太宗在庆善宫举行宴会,邀请了皇亲国戚、朝廷大员前来参加。宴会上大家喝酒聊天,观看演出,气氛非常活跃。

而且还在宴会上吟诗作赋,有娱乐节目,参与宴会的不是皇亲国戚,就是一起打天下的功臣,庆善宫是李世民出生的地方,选择这样的宅子举办宴会,也可以说是比较随和的私人宴会。但是酒过三巡,尉迟敬德对一个座次排在他前面的人发飙。在宴会上他大声质问道:“汝有何功,合坐我上!”

尉迟敬德何许人?他是唐朝的开国功臣,在战场上甚至还救过李世民的性命。这样一位有分量的人,确实应该做在最上席。但是,无论功劳有多大,都不能在皇帝面前发飙,这是基本常识。

但是尉迟敬德还做出更加出格的举动。做在尉迟敬德后面的李道宗见气氛不和谐,立马起身劝解尉迟敬德。尉迟敬德也不知道是不是酒醉了还是心中的怨气确实太大,也不搭话,转身就朝李道宗脸上一拳打去,差点没把人家眼睛打瞎。

李道宗何许人呀?他是任城王,唐太宗的堂弟,也是大唐的开国功臣。这下闯祸了,打了皇帝的亲戚,如果放在明朝朱元璋手下,早就拖出去斩首了。

李世民毕竟是开明大度的君王。当时他并没有发作。事后,他召见尉迟敬德,并对他说:“我读汉代历史,非常反对汉高祖诛杀功臣,所以我希望能与你们这些功臣共享富贵。今天看到你的表现,方知韩信、彭越当年被诛,并非只是高祖的过错。国家的治理,无非是赏与罚而已,非分的恩遇是不可多得的,望你加强修养,好自为之,否则后悔都来不及了!”

唐太宗的这番话,简直就是最后通牒,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我已经把话说在前头,到时候别怪我不讲情面!特别是“乃知韩、鼓菹醢,非高祖之罪也” 一句,直白明了,无论谁听了都会觉得脊背发凉。

韩信被诛三族、彭越被剁成肉酱,这些历史教训尉迟敬德不会不明白。经此一点,他还敢再造次吗?尉迟敬德是个聪明人,这次谈话之后,他对太宗常怀敬畏之心,行为言语上自敛克制,再不敢有自负骄傲之情。

此后,尉迟敬德虽居官位,但一直处于赋闲状态。政治上不得意,他便转而寻求精神寄托,笃信仙方,炼丹求药,服食云母粉。平时听听素雅的音乐打发时间,“不与外人交通,凡十六年”。

贞观十七年,图形于凌烟阁。唐高宗显庆三年去世,享年七十四岁。

注:本文摘自解放日报  作者:冯玄一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上官婉儿因何被处以黥刑?
下一篇:这些人中谁才是真正的中国烹饪师祖?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