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明清官府如何惩治商贩缺斤短两的行为?
坑害消费者利益最常见的行为是缺斤短两,为此,明清时期对度量衡严格管理。明朝规定,市场交易所用的度量衡必须与官府定制的标准相符,且经官府核定烙印后方可使用。明洪熙元年(1425年)、正统元年(1436年)、景泰二年(1451年)、成化五年(1469年)、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等,朝廷都曾颁布过核校度量衡法令。制作和校定标准量器之事最初由司农司负责,后改为工部。“凡度量衡,(工部)谨其校勘而颁之,悬式于市,而罪其不中度者”。官府对秤的制作也有明确规定:“锤儿无捅移,杆干要正直,量数儿须匀密。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古代商贩
世人个个讨便宜,赖你成平易。铺面营生,出入一例,好名头从此起。轻重在眼里,权衡在手里,切不可差毫厘”。清律中也规定私造度量衡器具违法:“凡私造斛、斗、秤、尺不平,在市行使,及将官降斛、斗、秤、尺作弊增减者,杖六十,工匠同罪。”
清代对缺斤短两的惩处也极为严厉。乾隆年间,兵马司官员“二至三日一次,定期校勘街市斛斗秤尺”,一旦发现有作弊的,当即处置,最直接的方式是将斛、斗、秤、尺没收或当场销毁,俗称“撅秤杆儿”、“砸秤盘儿”。嘉庆年间,前门外廊坊二条有家油盐店,掌柜的私下里备了两杆样式相同的秤,其中一杆让伙计使用,遇有兵马司官员校勘斛斗、秤尺,以此秤应付。
另一杆为掌柜自己所用,但已做了手脚,修改了秤的定盘星,原本一斤为十六两,变成了一斤十三两,也就是称重时少给买家三两。一日,兵马司正副指挥突然亲自校勘街市上的斛斗、秤尺,当时掌柜的正在给买主称盐,兵马司官员破门而入,使他措手不及,作了假的秤被查出,当即被撅了秤杆儿,随后被羁押,“杖六十”,店铺被封三个月。
注:本文摘自北京晚报 作者:户力平
相关文章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揭开刘备失败的历史真相
我们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我们会发现刘备在提出主张和实际行动上却是 ... -
古代中国四次大规模“移民”日本的历史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大陆就不断有移民进入日本列岛。最早用文字撰述的日本史籍《古事记》 ...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武力如何?也许我们都看错了
相信很多熟悉水浒的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会不自觉地心中窃笑,宋江的武艺?不过是喝茶拿筷子 ...
相关推荐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揭开刘备失败的历史真相
我们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我们会发现刘备在提出主张和实际行动上却是 ... -
古代中国四次大规模“移民”日本的历史
从先秦时代开始,中国大陆就不断有移民进入日本列岛。最早用文字撰述的日本史籍《古事记》 ... -
历史上真实的宋江武力如何?也许我们都看错了
相信很多熟悉水浒的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会不自觉地心中窃笑,宋江的武艺?不过是喝茶拿筷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