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让吃货们把持不住的慈禧早餐
慈禧画像
在古代,无论老百姓过得怎么样,皇帝的生活都是穷奢极欲的。这些我们从皇帝的御膳膳单上就能看得一清二楚。保存较好的御膳膳单,当然还数清代。清代档案中的大批皇帝皇族膳单,不仅写明每次膳食的品种,还注明了用膳时间、厨师姓名等,就连膳食所用的餐具都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读中国古代历史,了解更多历史真相——
作为垂帘听政、掌控同治光绪两朝统治大权达48年之久的慈禧,虽然吃喝不属于“御膳房”,但她的私厨“西膳房”的规格早超过了皇帝的标准。我们看看咸丰死的那年的十月初十,刚刚成为皇太后的慈禧一顿早餐摆了多少吃的。下面就是她这顿早餐的膳单:
“火锅二品”——羊肉炖豆腐、炉鸭炖白菜;“福寿万年”大碗菜四品——燕窝“福”字锅烧鸭子、燕窝“寿”字白鸭丝、燕窝“万”字红白鸭子、燕窝“年”字什锦攒丝;中碗菜四品——燕窝肥鸭丝、熘鲜虾、三鲜鸽蛋、烩鸭腰;碟菜六品——燕窝炒熏鸡丝、肉片炒翅子、口蘑炒鸡片、熘野鸭丸子、果子酱、碎熘鸡;片盘二品——挂炉鸭子、挂炉猪;饽饽四品——百寿桃、五福捧寿桃、寿意白糖油糕、寿意苜蓿糕;燕窝鸭条汤;鸡丝面。看样子,这个女人很喜欢燕窝和鸭子。
慈禧的“西膳房”能做4000多种菜肴、400多种点心,每顿饭的菜肴三张膳桌拼起来还摆不下,菜点都在百种以上。有的放在桌上,有的随吃随上,大小太监排着长长的队伍将菜肴传到慈禧面前,慈禧喜欢就留下,不喜欢就撤下,赏赐给别人了。花费之大是可想而知的。别的不说,就拿西瓜来说吧,由于她吃西瓜只吃瓤中心的那一点,所以光供她享用的西瓜一天至少要350个。
“西膳房”的名厨就更不用说了,擅长烹炒的厨师王玉山,是有名的“抓炒王”;酿豆芽、酿扁豆,是张永祥的拿手菜;“西膳房”首领谢太监的弟弟谢二做的烧卖,更是一绝……除了这些“正牌”的正规军,还有不少“额外招募厨役”,他们往往因为会做一门特色菜点而受到慈禧青睐。如一个小贩因为芸豆卷做得好被慈禧召进宫,专门给她做芸豆卷吃。
如果在正常年景下,慈禧吃点喝点,也许不足为奇、不足为怪,但1900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时,逃亡西安的慈禧不顾国势垂危、民生维艰,还在搜刮民财,在那里大吃大喝,就有点过分了。那段日子,慈禧依然大摆阔气,依然日选菜谱百种,并从各地调来燕窝鱼翅、山珍海味,一天仍然吃掉200两银子,真是罪该万死了。要知道,200两银子,是老百姓一家几年都吃不完的口粮呀。
相关文章
-
明清上朝那些事儿:皇帝常常凌晨三点就要“上朝”
古代帝王与官员们早起办公,民间称作上朝。从春秋时代开始,国家大臣的上朝时间,逐渐定型为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汉魏时期皇帝禅位:儒家“天子让贤”国家理想的实现
《虞書堯典》:帝曰:咨!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嶽曰:否德忝帝位。曰: ... -
在位31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算是昏君吗?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汉献帝刘协已为大家所熟悉。他既不昏庸,又不残暴,然而,这个 ... -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揭开刘备失败的历史真相
我们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我们会发现刘备在提出主张和实际行动上却是 ...
相关推荐
-
明清上朝那些事儿:皇帝常常凌晨三点就要“上朝”
古代帝王与官员们早起办公,民间称作上朝。从春秋时代开始,国家大臣的上朝时间,逐渐定型为 ... -
帝国时代的功名利禄,是给我们的民族和历史造成的最大危害
自秦到清,中国历史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帝国时代,皇权膨胀到了极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 ... -
汉魏时期皇帝禅位:儒家“天子让贤”国家理想的实现
《虞書堯典》:帝曰:咨!四嶽。朕在位七十載,汝能庸命,巽朕位?嶽曰:否德忝帝位。曰: ... -
在位31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算是昏君吗?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汉献帝刘协已为大家所熟悉。他既不昏庸,又不残暴,然而,这个 ... -
叹息刘玄德,平生见事迟:揭开刘备失败的历史真相
我们很多人对刘备的印象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我们会发现刘备在提出主张和实际行动上却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