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古代火枪发展为何落后世界:清朝责任大
中国早期火器发展的这种自我停顿现象,用反曲弓的压制来解释,恐怕简单化了,也说不太通。明末清初引进的西洋大炮,其威力早已远超反曲弓;当时欧洲燧发枪也已传入中国,但清人根本不加以发展推广,而欧洲正是通过不断改良推广火炮和燧发枪,在十七世纪末彻底淘汰了弓箭手长矛手。为什么中国不进一步发展推广西洋大炮和燧发枪?在康熙、乾隆的心目中,显然是有点西洋大炮和鸟铳(火绳枪)就足矣。
对此,我深感有必要从古代中国的文明特性来分析探讨深层次的根源,这也是一个很有意义的学术课题。问:古代制造兵器离不开钢铁冶炼技术。现在有些军事爱好者对中国古代的铸铁技术推崇备至,对西方古代主要的冶炼产物熟铁非常不屑。对这种技术上“两条路线的斗争”,不知您怎么看?
惨烈攻城
钟少异:中国古代钢铁冶炼技术的突出特点是形成了以生铁冶炼为主的技术路线,这与欧洲长期沿用块炼法冶锻熟铁的技术路线相比,有两个明显的优势,一是冶炼液态生铁显著扩大了炼铁规模,能够获得大量铁原料;二是用液态生铁进行铸造适于大批量生产铁器。但生铁质脆,生铁冶铸不适于制造兵器,所以尽管春秋战国时期生铁治铸已有规模化发展,但主要是生产农具,这个时期的铁兵器仍然主要用块炼法冶锻熟铁的方法制造。
之后,我们的祖先发明了将生铁炒炼脱碳以获得熟铁或钢的技术(对这项技术,以往都沿用现代术语称之为“炒钢”,华觉明先生认为,中国古人炒炼生铁基本上是对含碳量不加控制地一炒到底,获得的大多是含碳很低的熟铁,更宜称之为“炒铁技术”),才从根本上克服了生铁不宜制造武器的难关。这项技术在西汉时期迅速推广,才使铁兵器淘汰了青铜兵器,由此也确立了中国古代铁兵器的基本制造方法:即炒炼生铁获得熟铁,用熟铁增碳折叠锻打制成兵器。这个方法,可以说继承、融合、升华了早期冶锻块炼法熟铁的技术;不仅用于制造兵器,也广泛用于制造优质的农具和手工生产工具。
相关文章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古代驿站“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其实是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
忠臣必廉,奸臣必贪?古代忠臣与贪官时常是同一个人
忠臣必廉,奸臣必贪。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这种思维,甚至可以说是幼稚和混乱的。乾隆年代 ...
相关推荐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古代驿站“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其实是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
忠臣必廉,奸臣必贪?古代忠臣与贪官时常是同一个人
忠臣必廉,奸臣必贪。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这种思维,甚至可以说是幼稚和混乱的。乾隆年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