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焦点
揭秘古代打仗怎么才能知道敌军的真实兵力?
在古代战场上,情报工作极其重要。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身为一名合格的军事统帅,一定要大致知道对方的兵力、部署、后勤、士气以及战斗力水平。没有哪个将领能自信到完全无视敌方士兵数量的地步。那么在古代技术手段缺乏的条件下,怎么才能大致准确的得知敌军兵力规模呢?
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来看待一场古代已经发生过的战争,战争的胜负、过程以及兵力对比都清清楚楚。可战争双方在当时根本不可能知道这些信息。这就好像打游戏时不开地图一样,需要不断的侦查,才能得到一些或真或假的、不充分的情报。
尽管很多军队在出征前,都有个对外声称的兵力数,可是大多是虚张声势,要完全当真你就太老实了。正史里关于夸大兵力的记载屡见不鲜:“…徒见操书言水步八十万…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尚怀狐疑。”(《资治通鉴》)“明年夏,宋将岳飞以兵十万,号称百万,来攻东平。”(《金史》卷八十四)
就算知道了敌方大致出兵总数,分配到每个具体战场的兵力又各有不同,需要具体调查工作。而且古代信息和交通手段落后,兵力集结不可能整齐划一,通常是前哨站已经打响,大多数部队还在路上,不知什么时候会投入战场。所以说对双方指挥官来说,战场形势都是瞬息万变的,需要不停的进行侦查工作,搞清当面之敌的实时兵力。
但这个工作不好做。首先,对手是不可能主动告诉你的,一般而言,带兵统帅都不希望对方掌握自己情况,兵力少的虚张声势怕对手发现,兵力多的想隐藏实力突然憋个大招。其次,指望双方对阵时目测也是不靠谱的。
固然有一些经验丰富的军人能单凭肉眼判断对方的兵力规模,比如在先秦时代数战车就能知道对方有多少兵。可有时候视觉是会骗人的,草木皆兵的典故就是最好的明证。
更重要的是,一场大战有很多分战场,双方主力不大可能全在一个战场展开,而且稍有经验的将领都不会把全部兵力投入正面,“吾观古之善用兵者,一阵之间尚犹有正兵、奇兵、伏兵三者以取胜”(苏洵《权书上·攻守》),也就是说,在肉眼可见的范围之外,可能有一支劲旅正伺机而动,一旦估算错误,后果可能就是灾难性的。
要想得知对方的确切人数,最常规的方法是派细作或斥候直接侦查。细作往往要打扮成老百姓甚至敌方士兵,想办法靠近或者混进敌营。斥候一般行动敏捷,最好是骑兵,主要作用是远远哨探,以防敌人藏有伏兵。在古代战场上,斥候的作用不可替代,“然(李广)亦远斥候,未尝遇害。”(《史记·李将军列传》)
一旦抵进敌营观察,就可以从营帐的数量大致判断该处兵力。一般而言,正规军每个营帐都有固定兵额的,可能不同时代或同时代不同军队有所不同,但根据当时经验不难推算。唐军的情况是“各一千人为营,兵多外面,逐长二十七口幕,横列十八,六面援中军。”(《李卫公兵法》)
如果对敌军编制十分有心得的话,细作还可以通过旗帜数量来判断当前兵力,唐军“诸每队给一旗,行则引队,住则立於队前。”(《李卫公兵法》)宋军“凡部队,队五十人,其职仪则队头一人,副一人,执旗一人,慊旗二人。”(《武经总要》)甚至在《西游记》狮驼岭的相关章节中,孙悟空也用过这招判断妖怪的数。除此之外,通过敌军遗留下来的灶坑数量也能判断兵力规模。不过鉴于很多名将都喜欢拿灶坑数量做文章(增灶与减灶),这种方法通常不大可靠,不建议采用。
当然了,细作遇到的也有可能是不按套路出牌的军队。比如临时拼凑起来的游牧军队,就连他们的大汗都不一定知道有多少人。比如柔然人“无文字,以羊粪记兵数”(《北史·蠕蠕传》),在这种情况下,除非能把记兵数的羊粪再数一遍,否则神仙都没办法他们到底有多少人,细作此时只能采用数学中的模糊控制算法,凭直觉说个数字交差了事。
除了派细作刺探外,还可以通过审问战俘了解敌方情况。可这个方法也不一定靠得住,首先如果被俘者身份太低,在其身上能得到的情报就非常有限,而且难保对方不会提供假情报甚至故意设计。中原王朝军队远征漠北,全靠当地人带路,一旦遇到的是草原王二小,很容易陷入绝地,结局往往很惨。
明朝靖难大将丘福就吃过这样的亏:“丘福出塞,率千余骑先至胪朐河……又获间我者尚书一人……尚书诈言:‘本雅失里闻王师来,北遁,去此未远,可三十里。’…大众掩至,围之……丘福及火真、王忠、李远并被执死,全军皆没。”(《明史纪事本末》卷二十一)丘福就是因为情报不准确,严重误判敌军人数,率千骑冒险深入,这才丧师身死。
上面列举的两种方法算是常规做法,操作相对简单但收效不大,好不好使完全看运气。俗话说,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要想真正了解敌人,最好的方法还是在敌营中安插高级内线。和前面的方法比起来,内线法门槛要高得多,好的内线可遇不可求,可一旦成功那就是致命一击,历史上不乏类似的例子。
“会许攸来降,言绍遣淳于琼等将万余兵迎运粮,将骄卒惰,可要击也。众皆疑,唯攸与贾诩劝太祖。太祖(曹操)乃留攸及曹洪守。太祖自将攻破之……”(《魏书·荀彧攸贾诩传》)“坚遣序说谢石,称己兵威。序反谓石曰:‘若坚百万众悉到,莫可与敌。及其未会,击之,可以得志。’…序时在其军后,唱云:‘坚败!’众遂大奔,序乃得归。”
官渡之战和淝水之战是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的战例。许攸和朱序都将兵力部署等重要情报告知对方统帅,致使其果断出击,不仅决定了一场战争的胜利,而且影响了日后历史的走向,可以说是内线的标准典范。
要想知道敌军的准确兵力,不能只靠一个渠道,经验丰富的将领往往善于从各方面获取信息,并加以研判。除了前述渠道外,敌将的级别(“诸大将出征,且约授兵二万人(《李卫公兵法》)”)、各开府军州卫所的定员兵额、敌军活动规律及后勤能力,都是可靠的参考数据。
总而言之,除了亲自去数,在古代战场上压根就没有绝对可靠的方法,能对敌军兵力进行准确统计。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战场形势瞬息万变,敌情判断也是个动态的过程,不仅需要全方位的敌情侦查,而且需要不停去侦查,时时保持更新。“多算胜,少算不胜”,情报工作做得好,即便不能完全决定战争的胜负,至少也能让胜利的天平大大向己方倾斜。
相关文章
-
说说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历朝历代都是读书人控制政权
中国政治史上一个重大的特色,是皇帝一家人跟据血统而继承。但丞相以下各级官员,究竟是怎样 ... -
浅谈三国演义与三国志真假:演义亦不可全当真,史书也未必全真实
读《红楼梦》,人们往往对书中诸多奥秘深感兴趣,见仁见智探索不止。比如预示王熙凤命运的警 ... -
诸葛亮真实的“布衣”身份:尚未跨入政界正蓄势待发的读书人
历代不少文人学者在他们撰写的有关诸葛亮的传说著作中,依据《三国志》中玄卒,亮躬耕陇亩、 ... -
古代驿站“六百里加急,八百里加急”其实是用来表示情况紧急程度
古时候的文件传输靠的是驿站,一般每隔20里有一个驿站,一旦需要传递的公文上注明马上飞递字 ... -
浅谈中国古代“和亲”政策真能带来和平吗?
说来奇怪,中华两千余年的帝国时代中,综合实力最为强盛的汉、唐竟然都是和亲的主力,送出去 ...
相关推荐
-
日本“神武天皇”究竟真实的存在过吗?
日本像个奇怪的包袱,兜着一大堆只属于自己的玩意儿,比如,大名赫赫的天皇,就是日本私家的 ... -
古代科举“连中三元”没那么容易!说说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
近日看《儒林外史》,里面人物的称呼众多,尤其是各个等级的文人,把原来以为很简单的学位 ... -
小善掩大恶:揭开“好好先生”冯道的真实面目
历史上众多好好先生,其实未必是好人。生长于五代十国的冯道,之所以在历史留下了一笔,不 ... -
忠臣必廉,奸臣必贪?古代忠臣与贪官时常是同一个人
忠臣必廉,奸臣必贪。这是一种简单的思维。这种思维,甚至可以说是幼稚和混乱的。乾隆年代 ... -
古代日本为何从未出现古代中国式的朝野腐败?
中世纪是游牧民族的黄金时代,蒙古铁骑纵横欧亚大陆,很多东亚东欧国家都被蒙古征服,其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