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探秘鲜卑族的由来与现在的分布

日期:2019-03-14   来源:网络

北魏孝文帝

北魏是由鲜卑族建立起来的,鲜卑族的拓跋氏族曾经是北魏的王族,在中国历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大概在3世纪末的时候,鲜卑族占领平城(大同),并在此建都。当时,北方诸民族入侵中原时,都经过大同,但只有鲜卑族是成功占领大同的。中原民族(炎黄帝民族)对待北方来犯的民族是花过很大力量的,争夺的焦点就是大同。有时大同在中原民族手里,有时大同在北方民族手里。远古时,以河南为中心的区域称为中国,四周是四方国,东边是东夷,南边是南蛮,西边是西戎,北边是北狄,居住在中间的炎黄民族对四方国是一个力求同化的过程,大同的意思就是同化。

鲜卑族本来发源于大兴安岭北麓的石洞中,在嘎仙洞附近现在还有遗址。其中,拓跋部落就居住在黑龙江嫩江流域。鲜卑族的人马多了以后,就占领了满洲里的呼伦贝尔草原。草原上牧草肥美,这个民族在呼伦贝尔草原上发展很快,不到七代的时间,这个地域就不能满足鲜卑族发展的需要了,于是鲜卑族的一支就向南走,通过热河(承德一带)进入现在的延庆,进而突取张家口和大同。在大同待了几十年。刚开始的时候,军马中无文武官之分,都是武将。

后来,大统领到了大同后,注意吸收先进文化,善待“异族”的中原文化,任用了一些中原有才识的人,并鼓励同族人与汉族的妇女结婚。到了文成帝的时候,他自己就跟汉族姓冯的大户女子结婚,也就是后来的冯太后,她是北魏第一个在中原的汉族皇后。冯皇后是信佛教的,所以文成帝也开始相信佛教,从此原先受到重视的道教开始退到后台,而原先受到轻视的佛教解除禁令得以迅速发展。冯皇后很早就守寡,大概26岁就成了太后,到了大概37岁时,就成了太皇太后。这时候是孝文帝时代,佛教在中国北方得到空前的发展,各地竞相建寺庙塑佛像,大量开凿石窟,树碑立传,从而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独特的石窟艺术和碑刻艺术。

鲜卑族文物——牵马陶俑

西晋末年,鲜卑部落居住在内蒙古锡林郭勒地区时,拓跋圭就称“代王”,后来又改称“魏王”,历史上称之为魏道武帝。那时候,道武帝不仅有“南进”的宏图大志,而且羡慕中原文化,极力想学习汉文化。但由于战事频繁,要全面实行汉化政策是不大可能的。从道武帝到献文帝的这段时间内,北魏的疆域进一步扩大,东到渤海,南到渭水、黄河一线,西到秦州、河州和梁州一线的广大中原地带。到了魏孝文帝时,社会总体趋于安宁,但鲜卑族入主中原近百年了,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因为鲜卑族面临的是汉族的社会,而统治者是鲜卑族,语言不一样,无法指挥,甚至税收也收不到。因此,有必要接受并吸收中原文化,团结并融合中原的汉民族,使北魏王朝更加稳固。于是,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但来自鲜卑王室、贵族的阻力不小。孝文帝这个人很聪明,用了个计谋,说要打仗了,做出大举征战的气势,这样大家也只好同意迁都洛阳了,同时也从大同带去了不少鲜卑族民众。

可到了洛阳以后,孝文帝就开始制定一系列的政策,全面推行汉化。首先将大小可汗的军马分散到河南各地,以便统治。但是要统治中原人必须要会讲中原话,还必须要设很多官吏,但这还不够,所以孝文帝决定做几样事情。

第一就是学汉语、用汉语,不学汉语就无法统治,底下也听不懂,所以只得学汉语,并规定大小官吏不得用鲜卑族语言,违者降级或免职;

第二是改姓汉姓,因为那时中原汉族是很讲姓氏讲门第的,于是,孝文帝下诏改姓,一方面为皇室宗亲与部落大人确定汉姓,即“八氏十姓”和“三十六族九十二姓”,这些姓氏的人后来就被称为“河南洛阳人”,另一方面将鲜卑族姓改为汉姓。同时进一步鼓励鲜卑族与汉族通婚,甚至下诏禁止鲜卑族同姓结婚;

第三是建立中原式的文官制度,不再用武官,取而代之的是相国大大等文官,文官正式穿上汉式的朝服;

第四是官吏不再是管大小可汗与兵马,而是管行政区,一区一区地管。大可汗改称为帝,并追称历代祖宗为某某帝。通过这样的变革,不仅粮草税务能够收回来,而且鲜卑族与汉族得到更大的融合。改了姓氏后的鲜卑族人还得穿汉服,不再穿胡服。这些变革对中原社会的诸多方面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最明显的,第一是语言上的影响,他们学汉语四声只能发三声,没有第二声人声,因为人声在马背上是飘不远的,人声改成了阳平上声。可是北魏前面的西晋语言是四声,且有韵的,传到后来就是广韵。西晋有一批人逃到南方的两广一带,后来两广人称之为客家人。客家语言就是四声,当然也有三声的。那边的韵不是广韵了,而是另一种韵,称为官韵,但用得不普遍。

第二个就是文字上的影响了,鲜卑族人写汉字和中原人不一样,写字的劲儿特别大,魏碑这种独特的书法艺术就是那时形成的。第三个影响就是佛教了,相信佛教的人越来越多,并大搞佛像雕塑。大同的云冈石窟和洛阳的龙门石窟就是北魏不同时期搞出来的。甚至连汾河流域下游都有石刻壁画。洪桐的一座庙里有幅壁画,反映北魏献文帝当和尚的事情,这是现存的最古老的一张中国壁画。洪桐县就是苏三起解的那个洪桐。这张壁画一直就放在洪桐的那座庙里,后被加拿大人骗取,用删元买走。因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保护得很好的一张古代壁画,现在变成了加拿大的国宝,藏在博物馆里。平时不开灯,看的时候只用微弱的灯光,看完就把灯关掉,因为露光很容易坏。里面还有空调,保护得很好。这张壁画非常有名,国内曾有人拍到照片。目前,这张壁画在加拿大多伦多翁特利亚博物馆。

胡服改汉服

当年,我留学国外就去参观过,我认识一个叫怀特的牧师,是他用200元买的,还带了个姓郑的中国小牧师。那时候,我是第一批的中国留加学生,所以很重视,都带我去看。我心里想,好家伙,他们卖国卖得够厉害的。

所以北魏在中华文化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它是两种民族文化交融碰撞的产物。整个山西省一路下来,壁画相当多,石刻也很多,但现存的石刻已不太多了。壁画、石刻和魏碑对中华文化有深刻的影响。这些历史知识在史书上能找到。现在要问,那么多鲜卑族的部落改姓汉姓,现在其后裔分布在哪里呢?除了拓跋鲜卑外,其他支脉的鲜卑族现在到了哪儿去了呢?

我曾经到西安,参观西安博物馆里的一幅壁画,它取自西安北边的古墓中,有个年轻的讲解员,讲得很精彩,她是西北大学考古系的毕业生。本来,我就对历史很感兴趣,自然认为她讲得不错。我就问她姓什么,她说姓穆。我又问她是不是穆桂英的穆,她说不是,而是鲜卑族改姓为穆的,跟穆桂英没有关系,但写法一样。很显然,她的祖先是由胡姓“邱穆陵”改为穆姓的。我再问她西安周围有多少鲜卑族人,她说大概有三千万人,都改成了现在的汉姓。我问有什么特点,她说听发音就可以听出来,是啊,他们的语言中没有人声,而汉族语言中有人声。因此,西北人讲话有的有人声,有的没有人声。所谓西北就是指山西和陕北这个区域,这是一个很特别的地方。我又问她,他们大概住在哪儿,她说就在大同的四周,相当多。西到偏关,偏关再往西就是宁夏了。

宁夏又是另一个民族,也是北方民族占领黄土高原的西边而形成的。成吉思汗回来后,宁夏族被他杀光了。后来的北宋跟宁夏族争了一百多年,只打了个平手。本来远古时西北高原是森林地带,那时候有很多树木,但由于长期的战争,树木都被烧光了,现在什么树都没有了。回族是后来进去的。成吉思汗从西方回来的时候,到了兰州南边的临洮,带了五种兵马,中间以蒙古族为主,从中亚带回来的。西夏族被成吉思汗打败并杀光了。后来的西夏一带的人是成吉思汗走了以后填进去的。成吉思汗打西夏的时候正是辽金朝的时候,元朝还没有起来。金是契丹人建立的,金在赤峰。中原对付辽的是杨家将,对付金兵入侵的是岳飞,而对付元就没有人了。可那时候元还没有回来。成吉思汗死在临洮,后来葬到蒙古去的。我也曾经参观过临洮的成吉思汗的停灵处。

北魏壁画

偏关一带一直到大同有二百多公里,有不少城市。我去过其中的两个城市,那里语言很特别,没有人声。居住的大部分都是鲜卑族的后裔。

第二个问题就是现在还有哪些地方居住有鲜卑族人?现在表明,在拓跋鲜卑南征时,还有一部分没有出来的鲜卑族留在了东北地区。黑龙江南北都有,外兴安岭西边也有,乌苏里江两岸,包括海参崴一带,都住着鲜卑族人,其中大部分被《尼布楚条约》划给了俄国。在佳木斯有个镜泊湖,那儿曾经有个渤海国,也是鲜卑族人的居住地区。再后来,有部分鲜卑族人到了沈阳的西北边,这里有十几个村庄都住着鲜卑族人。这一带的鲜卑族人在后来的历史上发生过两桩事情。

一个事情就是渤海国曾经派使者送国书到唐朝的国都西安,国书是用鲜卑族文字写的,上面要求说必须用鲜卑族文字来答复,回答不出来就出兵,语气很强硬,以此来将唐朝的军,这是安禄山以前的事情。唐朝就找到李白来写回信,因为李白是鲜卑族人,他完全能写。郭沫若先生曾考证李白是从碎叶(现位于吉尔吉斯斯坦的托克马克,唐朝时属西宋都护府)这个城市出来的,它位于原中苏友谊峰南边,这里也是鲜卑族的居住地。那边的人要到中原,必须沿着北疆的额尔非斯河和额尔非斯湖一直往东到巴尔津,到那儿渡河。中国另外还有三个有名的津,天津、河津(汾河口)及孟津(在龙门的下边),那时渡河口都叫津。

另一件事情说来话长了。现在,我国的56个民族中,没有鲜卑族,但有一个民族的名称发音和鲜卑族很相近,叫锡伯族。伊宁到伊犁之间有一个县叫锡伯族自治县,大约有8万人,他们自称为锡伯(Sibe)。我曾经到过那里,问他们是怎么到那儿去的,他们回答说是清朝康熙帝征服准噶尔盆地时,带着他们鲜卑族的祖先到了那里,然后把他们留了下来的。因此,他们不是拓跋鲜卑人,而是留在东北的另一支鲜卑族的后人。在16世纪时,东北的锡伯族被蒙古编人“八旗”。

18世纪中叶,清政府为保卫疆土,抵御沙俄的侵略,从东北的锡伯人中抽调四千多军人与家属,远赴新疆伊犁地区戍边。战事结束后,这些鲜卑族人的后裔留在了伊宁。他们沿伊犁河屯垦,修渠建寨,繁衍生息。现在的锡伯人,他们能骑善射,很多射箭冠军是从这儿走出来的。他们也的确会种稻米,吃稻米。他们有的人手中,还保留着原先从东北带来的旗帜。当年,清朝皇帝为了把他们留下来,给了他们不少银两用以兴修水利,使得伊犁河水可以方便地引到他们那里。现在那条察布查尔大渠还在用,解放后也曾要求政府帮助修理,水利工程很大,石头都是大个儿的。锡伯族人还具有语言才能,能说多种语言,如锡伯语、哈萨克语、汉语及俄语等,他们现在可能是世界上唯一能使用满文的民族了。他们会做生意,边境贸易发达。这样看来,当年翻译民族名称时,由于翻译者本身的历史知识不丰富,没有想到锡伯族其实就是鲜卑族。

后来,我到了沈阳,在东北大学恢复的时候,见到了沈阳市的市长。他说他姓慕,我说从姓氏上看来他不是汉族,当时没有说他是鲜卑族,只是问他是不是由“慕容”氏改成姓慕的。后来,他告诉我说他现在的履历表中填的是汉族,我说这不可能,我估计是鲜卑族,因为鲜卑族里有慕容这个姓的。北魏道武帝拓跋圭的舅舅慕容垂就姓慕容,他是后燕的第一任君主,也是最早融人中华民族的一支鲜卑族人(慕容鲜卑)。后来,这位市长辩不过我了,终于说:“不瞒你说,我确是鲜卑族人,而且祖上是属于镶黄旗。满族是很讲究姓氏的,并用‘八旗’作为军队的编制,但正四旗是正宗的满族。我们不是满族而是鲜卑族,不过很早就跟满族人合作的。”他还介绍说沈阳故宫有个很高的台子,当年皇太极就待在那个台子上。台案前附近每隔10米处有一个方块,一共有八个,左右两边各四个。这就是大臣们伺候皇上的地方,但不许上台。还有一些方块离开前面的方块约30米,这就是鲜卑族人首领待的地方,因为他们很早就臣服于满族,他们到皇宫的时候,必须先把刀剑放下,空手才能走近前面的方块,由皇帝同意后才可以上台,规矩很大。

通过进一步的了解,我还知道,当时,在沈阳故宫的正北和西北有七个村庄,都住着鲜卑族人。在沈河的北边,相当于服兵役。现在,除了故宫北边和西北边住有鲜卑族人后裔,沈阳的铁西区里也还有鲜卑族人。这位市长对我说,下次到沈阳,就带我去看看。的确,鲜卑族在东北的人数曾经是很多的,尤其是吉林的东边、长白山的北边延吉等地都是鲜卑族人的居住区域,后来,慢慢地向四周扩散。俄国的著名港口海参崴本来也是鲜卑族的居住区域,黑龙江的两岸,一直到蒙古北边的贝加尔湖的东边以及湖的四周,都是鲜卑族人,并且,鲜卑族一直扩展到蒙古北边的叶羌、西伯利亚,鲜卑族人的居住区域都在那儿。现在,蒙古把靠近乌拉尔的一个村子称为新西伯利亚,把他们科学院的很多院士都弄过去了。这个区域原来也是鲜卑族人的居住区。

因此,鲜卑族的居住区域分布得很广,除去后燕时融人汉族的慕容鲜卑、北魏时留在大同和洛阳周围的拓跋鲜卑族人、拓跋鲜卑远征时留在东北的鲜卑族人(现称锡伯族)、18世纪中叶西征到伊犁的鲜卑族人(现称锡伯族)之外,还有两个地方有锡伯族人,一个就是4世纪时随拓跋鲜卑远征的鲜卑族吐浑部落,经过一千六百多年的风风雨雨,现在在凉州、祁连山一带和浩门河流域及河湟地区居住的土族,这些人也是鲜卑族的后裔。另一个就是分布在俄国东部大部分地区的鲜卑族人。

对于后一个结论,我有这样的解释。俄国的西伯利亚对俄国人来讲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是地名,那么对俄国人来讲这个区域应该是东,应该称“东”伯利亚,对我们来讲是西或西北,但我们是用了他们地名的译音,把地名翻译为“西伯利亚”。俄国人管满洲里叫Manchuria,意思是满洲人居住的地方,而管西伯利亚叫Siberia,显然西伯利亚就是鲜卑族人居住的地方。因为锡伯族的英文名称叫Sibe,所以,锡伯族其实就是鲜卑族。这样一来,很多地方都能够讲得通了。

可见,鲜卑族现在仍然是一个很大的种族,只不过大部分居住在俄国的西伯利亚地区,俄国人称之为鲜卑族居住地,我们也应该将西伯利亚改译为鲜卑族居住区。我相信还应该将锡伯族名称改回来叫鲜卑族,这样有利于搞清楚中国历史上的渊源关系,因为很早就是这样的。既然由于翻译工作的欠缺,使得锡伯族名称被误译了,西伯利亚名称也被误译了,那么就应该还之以历史本来面目。当然,我讲这个故事的本来原因,就是有很多研究并不是必须要翻古书的,而是可以从现实中就能查到的。中国的历史可以从现在的角度来进行很多研究。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海昏简牍中发现千余枚汉代“六博”棋谱
下一篇:秦咸阳城府库建筑遗址考古发掘圆满结束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