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这些国家级文物都在贺州,你见过了吗?

日期:2020-09-02   来源:网络

文物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迹和遗物。

早在1万多年前,贺州先民就在这片美丽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先秦时期贺州是古苍梧的领地,秦至汉初贺州是南越国重要的边疆藩篱。自西汉元鼎六年(公元前111 年)西汉王朝设临贺县伊始,贺州至今已有2100 多年的建城历史。几千年的历史沧桑,遗留下大量精美古朴、别具特色的文物。

贺州市拥有馆藏文物45071 件(组),其中国家一级文物3 件、二级文物168 件(组)、三级文物2003 件(组)、未定级文物42897 件(组)。贺州在广西的古人类起源、新石器时代研究、青铜文明以及沟通五岭南北的文化交融等重大考古学领域,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春秋青铜麒麟尊

青铜麒麟尊,又称“春秋铜牺尊”或“牺尊”,1991 年出土于平桂区沙田镇龙中村,为国家一级文物。

据发表于《考古》1993 年第4 期的《广西贺县龙中岩洞墓清理简报》介绍:牺尊,双角为长颈鹿的角形,内侧有一对小刺。长竖耳,圆突眼,长鼻梁,宽平吻,口微启露6 齿。体形粗壮,宽胸,平底,微内弧。背部设一穴,穴口为椭圆形,口上有盖,盖前方有环耳套铜链与颈背相连,实足粗扁微曲。臀部附夔龙。纹饰丰富华丽;双角饰蝉纹,鼻梁和鼻孔用卷云纹、涡纹勾出,颈部两侧饰云雷地窃曲纹,腹部两侧各饰以3 组云雷地窃曲纹,足上部饰浅浮雕的单层窃曲纹。盖上有一条浮雕盘蛇,蛇首高昂为钮,蛇身饰鳞纹。尾部的夔龙抬头,单角小弯,凹圆眼,张大吻,尾弯曲,身饰葵叶形凹麟纹。通高53.7 厘米,长48 厘米,腿高13.4 厘米,重21.5 千克。

该器形体粗壮,器形和纹饰均受中原文化影响,但体形硕大矮壮,盖面浮雕盘蛇及尾部饰龙均属罕见,表现了浓郁的越文化特征。

春秋蟠螭纹青铜罍

铜罍与春秋青铜麒麟尊同时出土,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贺州市博物馆。

据《广西贺县龙中岩洞墓清理简报》介绍:铜罍, 直口,斜方沿,短直颈,鼓腹,假圈足。肩两侧各有2 枚凸形耳。肩、腹饰蟠螭纹带三周,三周之间各有两道粗凹弦纹分隔。中间一周还均匀分布8 个凸圆饼纹,圆饼纹内亦饰蟠螭纹。通高36.8 厘米,口径25.5 厘米,底径25.5 厘米,重18.75 千克。造型端庄,纹饰秀丽。

东汉铜人吊灯

东汉铜人吊灯,1978 年出土于昭平县北陀镇,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昭平县文物管理所。

东汉铜人吊灯为青铜铸造,灯盘口径9.5 厘米、高2.8 厘米,人高13.5 厘米。铜人高鼻梁,大耳,深目,面部较瘦,头戴云雷纹帽,上半身裸露,下半身着短袍至肚脐。铜人前额有一条铜悬链,双手捧着圆形灯盘,双膝跪地,脚尖着地,脚掌外翻,与灯盘底边的足形成三足鼎立状。从该灯的铜人造型来看,应属灯奴型人形灯。青铜人吊灯在昭平的出土,对研究东汉时期贺州经济发展状况、对外交往、青铜冶铸工艺以及海陆丝绸之路商贸活动等都具有重要的价值。

釉下彩青瓷壶

釉下彩青瓷壶,1972 年出土于昭平县走马镇,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此壶撇口,外卷唇,短直颈,溜肩,瓜棱形身,长腹,腹至脚底渐收,底足有一圈外撇,平底,肩部设短流,短流刀削八面,显古拙,富民间气息,在颈的上端和肩之间与流对称处设一扁形把。流下的腹部绘有一只欢跃的小鸟,小鸟左转的头高高扬起,双翅舒展,神态活现,堪称精绝。

经文物专家鉴定,此壶为唐朝长沙铜官窑烧制,专家推测此壶或自湘江由灵渠溯思勤江水道而至,从而印证了潇贺古道—思勤江这条重要水道的繁荣历史。

神兽铜砚滴

神兽铜砚滴,1976 年出土于昭平县北陀镇,为国家一级文物,现珍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

砚滴, 又叫书滴、盛滴器,为文房用具。该器物为青铜制,神兽腹中空,用于储水;头有竖管,嘴吐舌衔圆盘;鼻孔高隆,为出水之用;露牙,四足蹲伏,双眼圆睁,双角后反,张嘴龇牙,舌头外伸;头似龙,身似象,脚如鼠,做工精细、造型生动。腹两侧竖有两孔管,兼砚滴与笔架的双重功用。整器高8.7 厘米,长13.8 厘米,宽8.1 厘米,口衔铜盘口径5 厘米。

春秋时期陶黼

春秋时期陶黼,1963 年出土于八步区桂岭镇进民村猪观岭,为国家二级文物。

该陶黼为直口,短领,鼓腹,圆底,上腹有穿孔小耳,腹上部饰以夔纹,下部饰方格纹。高24.9 厘米,口径19.2 厘米,腹径28厘米。

与该陶黼同时出土的还有“春秋夔纹方格纹四系陶罐”(现珍藏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为国家一级文物),是当时全国出土的同时期同类文物中唯一的完整件,填补了当时我国春秋时期印纹硬陶出土完整件的空白,对研究我国古代越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新石器时代双肩石铲

新石器时代双肩石铲,采集于八步区信都镇石福遗址,为国家二级文物,现珍藏于贺州市博物馆。

该双肩石铲呈方形,平肩,束腰,弧形刃,面呈弧形斜坡,一面斜平。整器呈灰褐色,石质细滑,打磨讲究。

春秋时期铜鼓

春秋时期铜鼓,1991 年出土于平桂区沙田镇龙中村,为国家二级文物,现珍藏于贺州市博物馆。

《广西贺县龙中岩洞墓清理简报》介绍:铜鼓,1 件。石寨山型。鼓面宽大,胸部突出,束腰外撇,腰与胸、足界限分明,高足外撇,四桥形扁耳,纹饰丰富华丽,布局对称。鼓面中部饰太阳纹,共18 光芒。三角形光芒之间填斜线纹。太阳纹外分为6 晕,大小各三,小晕分别饰点纹和锯齿纹,大(主)晕为素面。鼓胸5 晕,中部主晕饰对称的四组龙舟竞渡图……主晕上方有3 晕,依次为点纹、锯齿纹;下方1 晕饰栉纹。鼓腰的主晕为10 条以羽状纹为主体、侧为突点纹组成的竖直纹,把鼓腰分隔为10 个方格,格内饰牛纹。主晕下方3 晕,依次饰点纹、锯齿纹、点纹。足部为素面,四扁耳饰编织纹。通高26.6 厘米,鼓面径36 厘米、胸径42 厘米、底径45 厘米、腰径34 ~ 42.6 厘米,重14千克。

周朝青铜甬钟

周朝青铜甬钟,1996 年出土于平桂区沙田镇马东村龙婆岭,为国家二级文物,现珍藏于贺州市博物馆。

据发表于《考古》2001 年第11 期的《广西贺州市马东村周朝墓葬》介绍:甬钟,长腔封衡有旋有干阔鼓式。空甬封衡、共鸣箱为扁凸体似上下覆瓦结构,枚的地位下延甚大,共36 枚。枚呈凸字形,上小下大,钲部纹饰不清,纂部饰窃曲纹,鼓面素纹。通高30.2 厘米、甬长9.7 厘米、铣长20.8 厘米、舞广9.2 厘米、舞修12.6 厘米、鼓间11.3 厘米、铣间16.2 厘米、枚长1.8 厘米、壁厚0.6 厘米,重2.7 千克。

左夫人印

左夫人印,出土于八步区铺门镇河东村金钟一号汉墓,为国家二级文物,现珍藏于贺州市博物馆。

根据考古专家对“左夫人印”方形玉印等文物的研究,出土此文物的金钟一号大墓是一座西汉早期的王侯级别夫妻合葬墓,为广西第一座有文物佐证的汉朝王侯夫妻墓。

据发表于《考古》1986 年第3 期的《广西贺县金钟一号汉墓》介绍:左夫人印,白玉质,龟钮,出土时龟头已断,印面阴刻篆体“左夫人印”四字。高1.6 厘米,边长2.2 厘米。

南汉乾亨寺铜钟

乾亨寺铜钟,为国家二级文物,现珍藏于贺州市博物馆。

铜钟整体外形呈喇叭形,龙钮,丰肩,竖鼓腹,中空,喇叭口,通高159 厘米,口径83 厘米。钟顶背附龙纽,肩部饰以四道凸弦横纹,钟身中部饰以七道凸弦横纹。钟的下部四面及竖弦纹间均镌刻以铭文,阴刻竖写行书,目前可识达1163 字。铜钟自铭:“维大汉大宝四年,岁次辛酉,九月辛酉,朔二十五日,乙酉,铸造铜钟一口,重一千五百斤,于乾亨寺永充供养。”

乾亨寺铜钟是目前已知铭文最多、保存最完整的有明确纪年的五代十国时期南汉国青铜佛钟,其造型精美、铭文丰富、纪年明确、源流清晰,历经1000 多年依然保存完好,对研究我国五代十国时期的南汉国史、南汉职官制度、僧官制度以及贺州地方史、青铜佛钟铸造工艺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1963 年,南汉乾亨寺铜钟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广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重庆老鼓楼衙署遗址新揭露29处遗址
下一篇:盘点武则天的陵墓中可能存在的5件宝贝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