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洛阳王湾遗址有哪些文物遗存

日期:2021-07-15   来源:网络

王湾遗址文化层厚3米左右,内含仰韶文化、仰韶文化向龙山文化过渡时期和龙山文化三期。发现有新石器时代的房基、灰坑和墓葬,以及西周、东周、晋、北朝时期的灰坑、陶窑、墓葬等。遗址中发现的房基、墓葬、陶窑和大量生产工具、生活用具,对研究当时的聚落形态及生产力发展水平都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王湾第一期

王湾第一期文化的遗迹中,房子7座。灰坑8座,坑内多有生活用具及兽骨等。墓葬76座。遗物中产生工具有石斧、石锛、石刀、石铲、石镞、石盘状器、石磨棒等,也有陶刀和骨镞。生活用具主要是陶器,以泥质红陶为主,夹砂灰褐陶次之,纹饰有线纹、弦纹、附加堆纹及彩绘等,彩陶花纹简单,主要器形有釜、灶、甑、鼎、盆、瓮、罐、钵、小口尖底瓶等。还有骨锥、针、匕、簪及一些蚌、陶、石等质料的装饰品。

王湾第二期

王湾第二期文化的遗迹中,发现有残居住面和柱洞。灰坑8个,有袋形、直筒形、锅底形、不规则形四种,以袋形坑占绝大多数。墓葬39座。遗物中生产工具除延用第一期工具外,新出的有穿孔石铲、石镰,蚌刀、蚌铲,骨镞,弹丸,网坠等。生活用具仍以陶器为大宗,石、骨器次之,蚌器最少。陶器以夹砂灰褐陶最多。

彩绘花纹由简变繁,到本期晚些时候彩陶花纹绝迹,新出拍印纹饰有横篮纹和方格纹等。主要器形有鼎、甑、罐、双腹盆、单耳杯、小口平底罐、瓮、碗、豆、盘等。二期早段有折腹盆、罐、圜底鼎、折腹短粗把豆等。二期晚段为敞口盆、平底鼎、双腹盘式细高把镂孔豆、横篮纹鼓腹罐。还有骨镞、针、匕、簪,也有陶环及蚌、玉、牙饰等。

王湾第三期

王湾第三期文化的遗迹中,灰坑78个,其中袋形坑为多,还有直筒、锅底和不规则形坑,有3个袋形坑底部发现人骨架。墓葬4座。遗物中生产工具有石铲、石刀、石镰、石斧、石锛、石凿、石纺轮、石镞、石矛、石弹丸、石砍刀、石枪头等。

骨、蚌器也占一定比重。生活用具中陶器以泥质和夹砂灰、黑陶为主。纹饰以方格纹、竖篮纹为主。陶器形繁多,除继第二期之外,又见新器形,有带领瓮、夹砂小瓮、单耳罐、鬲、聋、鬻、岙、镂孔器座等,另有骨锥、骨针、骨匕、骨簪、骨环,蚌、牙饰比前期更多。

周代

王湾遗址中,共发现周代灰坑59个,其中西周坑22个,东周坑37个,在西周晚期的灰坑中发现了板瓦和大块锯剖工整的骨料。墓葬59座,其中西周19座,东周36座。另外4座仅知其为周墓,西周墓的随葬品一般较少,而东周墓的随葬品较多。还发现西周陶窑一座,东周水井一眼,以及大量的石器、蚌器等生产工具和以陶器为主的生活用具等。

晋、北朝

王湾遗址中,晋墓仅发现1座,系中型砖券墓,保存完整,随葬品计有40多件器物和70多枚“五铢”铜钱。

王湾遗址的北朝文化堆积发现灰坑94个、水井2眼、沟一条和丰富的文化遗物,其中有铁铧、鑺和镰等生产工具。小口瓶(壶)、双耳罐、盆、碗等生活用具。砖、瓦和瓦当等建筑材料。遗址中还发现一座陶屋,其外形似一陶仓,泥质红陶,门券上边刻划有“吕始和一主”五字。另外,还发现一些铜、铁、骨制的日常用具、装饰品和”五铢”、“常平五铢”等铜钱。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洛阳王湾遗址简介
下一篇:唐十八陵考古发现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