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广东增城发现从商朝至明朝墓葬25座 时间跨度近三千年
在松仔岗墓穴附近,一座长约20米的西晋大墓刚刚清理完毕,保存较为完好,墓室上方的砖块几乎没有损坏,尤其是进入墓室的山门非常壮观:这是一堵用砖精心修葺的封门,高约5米,每一层还用了不同的砖墙布局,在每一块砖上还印有花纹,封门上部还特意修葺了山墙,感觉蔚为壮观。此外,该墓室前室、后室、墓道均保持得比较完好。
“从规制上判断,这应该是一座西晋的墓,墓主人应该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朱家振介绍,这样保存完好的封门在广州并不多见。该封门前天才清理完毕,时隔1700年时光,它重见天日。
可惜的是,虽然古墓整体完好,但墓室还是遭到了盗贼洗劫。“你们看,盗洞在后面。”朱家振指着晋墓后室说。记者发现,该墓后室确实有一个大洞。不过,墓内发现了唐朝的物品。“我们推测,这座墓应该是在唐朝被盗。”朱家振说。
商朝古墓
首现完整石钺 或属部落首领
记者在现场看到,西晋的墓室一般为砖石结构,甚至墓室下方都垫了一层墓砖,然而正是这种规制让它们频遭盗窃。“盗墓贼打个桩就能发现这些砖石古墓,相反,土坑墓反而不容易被发现。”朱家振说。
正如朱家振所言,在山顶上的西汉墓、商朝墓并没有遭到盗损,这几座墓都是土坑墓。“西汉墓里还有棺椁压出来的痕迹,但因为埋在山上,木材损坏严重。”在该墓中发现了两件陶器和两件铜器,其中铜器腐蚀严重。“铜器看起来还有完整外表,但拿起来就发现已经变成了铜灰。”其介绍称。
这座西汉墓有数米长宽,相比之下,旁边紧挨的商朝墓小得多了,看起来仅能容下一副棺木。“我们在墓中发现了石钺和水晶珏,最终确认是商朝的墓室。”朱家振说。
据相关专家介绍,石钺具有君权的象征意义,说明墓主人极有可能是当地的部落领袖。这是第一次在广州的郊区发现完整的石钺,对探寻商时期增江流域早期文明具有重要意义。
晋朝古墓
铺设排水沟 细心护棺椁
除商朝墓和西汉墓外,一座藏身在现代墓之下的未发掘晋朝墓也让考古学家十分欣喜。
“我们在今年九月初的时候进场,当时进行了前期勘探,对这座山的古墓分布情况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但到了现场挖掘的时候,我们还是有了一些新发现,比如旁边这座现代墓葬的下面还藏着一座晋朝墓。”在场的考古专家朱家振向记者表示,对于这座新发现的古墓,需要等上面的现代墓葬迁走后,才能展开作业。
在这座尚未挖掘的晋朝墓左前方,有一条长逾20米的砖石砌成的排水沟,这是考古人员发现该墓的重要线索。
记者注意到,排水沟末端有一块横挡着的瓦片,上面只留有手指大小的一个洞。“这个洞既保证了墓穴里的积水能够及时地排出去,也可以防止老鼠等顺着排水沟跑进去,破坏里面的棺椁和尸骸。”朱家振说,古人的细心令人赞叹。(原标题:增城惊现25座古墓 穿越三千年 原文刊于《广州日报》2016年12月10日A5版)
相关文章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
相关推荐
-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发掘概况
河泊所遗址位于昆明市晋宁区上蒜镇河泊所村,北距出土滇王之印的石寨山墓地仅700余米。最早 ... -
奉化江流域史前考古新发现
奉化江发源于四明山区,上游属山溪型河流,源短流急,中下游两岸地势平坦,至宁波市区三江口 ... -
云南晋宁古滇国重大考古发现:“滇国相印”封泥出土
记者14日从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获悉,考古人员日前在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进行发掘工作时,发 ... -
陕西宝鸡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获新进展
陕西省宝鸡市高新区旭光墓地抢救性考古发掘日前取得显著成果,围绕此次考古发掘的起因、经过 ... -
青藏高原首次发现史前彩绘手印岩画
近期,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刚察县文旅广电局邀请陕西考古专家张建林、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