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龙门石窟奉先寺首次发现琉璃眼珠

日期:2022-06-02   来源:网络

近日,龙门石窟研究院在奉先寺保护工程中对造像进行病害调查评估时发现,龙门石窟奉先寺普贤菩萨造像的眼珠其实是琉璃材质。这一发现在龙门石窟中还属首次。平时在山体下方,通过肉眼并不能看出造像眼珠材质的不同,这次发现的原因可能是大佛“妆花了”。

龙门石窟奉先寺首次发现琉璃眼珠

奉先寺普贤菩萨的右眼保留了完整的琉璃眼珠;左眼眼珠保留外侧一半,其断面形状呈弧形,厚度均匀,约0.5厘米,烧制难度较大。奉先寺造像保存大块片状唐代琉璃实物,实属罕见。造像的眼睛结构也很特别,眼睛底层为造像原石,虹膜外侧有楔口。楔口内小外大,呈喇叭状,用于拼接眼珠。眼珠为碗形,边缘被加工成与楔口相同的弧度,可以让琉璃眼珠正好卡在眼眶内,工艺水平极高。

琉璃作为佛教“七宝”之一,历来为佛教所重。虽然“七宝”到底包含哪些宝物,不同时代、不同佛经中表述不太一致,但不论何种表述,琉璃均在列。以琉璃作为造像的眼珠,不仅美观,同时阐释宣扬了佛教的洁净观念。

普贤菩萨的右眼表面覆盖着一些风化物,一些风化物已被清理的地方,露出了暗绿色的琉璃,晶莹透亮。

普贤菩萨造像双眼略微不对称,其右眼狭长,眼珠形状规则,大眼角角度很小;而左眼大眼角角度较大,眼珠略呈梯形。初步分析,这种不同应是工匠考虑到透视效果有意为之。同时,为体现普贤菩萨胁侍卢舍那大佛,普贤菩萨造像身形略微向左转动。“这些精心的设计,反映出古人巧夺天工的雕塑水平。

奉先寺普贤菩萨造像眼珠的琉璃,从初步测试结果看,其成分为硅酸盐类人造材料,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玻璃。结合古文献记载可知,今天的人造玻璃在古代通常被称为“琉璃”,只是在宋元时期,“琉璃”逐渐成为釉陶制品的专名。所以开凿于唐代的奉先寺普贤菩萨造像,其眼珠所用材料就是当时概念中的琉璃。

琉璃眼珠是如何被发现的?科研团队对奉先寺展开了全面、细致的病害调查评估与石窟寺考古工作。在此过程中,工作人员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等设备对造像表层成分进行了探测、分析,从初步结果看,其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石英)和铅,与古代琉璃成分一致,这一发现在龙门石窟中属首次。

奉先寺普贤菩萨表面保留了一层白色物质,厚度均匀,与岩石结合紧密,将琉璃眼珠覆盖。这层白色物质的主要成分为铅白,铅白是古代画图和化妆品的重要材料,相当于“底粉”,它能为颜料附着、金箔黏结提供良好的基础。工作人员在卢舍那大佛身体表面发现了绿色、红色、黑色等彩绘颜料残留,据此推测,原本奉先寺区域的造像可能皆有“彩妆”。随着岁月流逝,造像“彩妆”脱落,作为“底粉”的铅白等物质,逐渐将眼珠部分覆盖,加上长期的风雨、尘土影响,平时大家远距离观察造像时,以为造像各部分皆为山体原石,并不能分辨出眼珠材质的不同。

通过观察造像开凿方式,考古人员推断卢舍那大佛在建造时具有与普贤菩萨造像相似的眼睛结构。目前卢舍那大佛双眼内无眼珠,很可能是后期缺失所致。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三星堆神树介绍
下一篇:三星堆祭祀坑的年代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