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发现

广东新会官冲窑首次发现唐代胡人陶俑

日期:2017-09-28   来源:网络
  22日,来自广州、北京、新加坡等地的多位古陶瓷研究专家来到江门新会崖门官冲窑,对崖门官冲窑出土的4000多件唐代古陶瓷进行鉴定。在这些古陶瓷之中,专家们发现一件唐代的陶俑,从唐俑造型等方面判断,专家们认为,新会官冲窑为唐代海丝之路的外销窑。
  出土4000多件唐代陶器
广东新会官冲窑首次发现唐代胡人陶俑
新会官冲窑出土的唐代陶瓷
 
  22日,广东省文物鉴定委员会许建林副研究员,东南亚陶瓷学会副主席林亦秋等多位古陶瓷研究专家来到了位于新会古井镇的新会唐代官冲窑,对新会唐代官冲窑出土的唐代陶器进行研究。据了解,早在1957年4月,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在进行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在新会古井镇官冲村发现了官冲窑址。1997年5月考古发掘队对窑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陶瓷4000多件。
  记者了解到,目前新会官冲村碗碟山发掘窑炉遗迹5座。出土以碗、盘、罐、壶、盆为主,官冲窑始烧于唐中期,盛于晚唐,至宋初停烧。
  在广东窑址首次发现   
  22日,专家在4000多件陶器中发现一件是“唐俑”。许建林告诉记者,这是一件唐代胡人俑,唐代的胡人陶俑第一次在广东窑址经省考古研究所科学考古发现,极其珍贵。据介绍,“唐俑”盛行于唐代,“唐俑”分为乐舞俑、女俑、胡人俑和镇墓兽等。“唐俑”在陕西、河南、山西等地发现较多,但是在广东极为罕见。
  记者见到,这件从新会古井镇官冲窑出土的“唐俑”,高约10厘米,相当于一个拳头大小。但是造型十分独特。许建林介绍,这件“唐俑”被称为胡人俑,表情充满喜庆,是一件手工艺术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广东新会官冲窑首次发现唐代胡人陶俑
唐代陶俑胡人俑
 
  许建林说,这件“唐俑”最大的特点在于形象塑造的神妙上。“唐俑”结合了中国雕塑技法,通过多样的手法与技巧,造就了一个形体优美、比例准确、表情生动的艺术形象。这件“唐俑”造型独特,起伏和形体的凹凸有致,具有精神奋发、饱满自信的特点。
  “黑石号”印证新会出口窑说法
  林亦秋说,在1998年印尼“黑石号”出水了5万多件瓷器,其中有300多件瓷器,大多以青釉大罐及青瓷瓮、罐、碗、盆等,胎骨坚固,瓷质密实。其中青釉大罐俗称为“青釉瓦缸”,这些青釉大罐器型等与新会官冲窑瓷器一模一样。
  林亦秋介绍,“黑石号”出水的新会官冲窑青瓷以瓮、罐居多,还伴随碗、盆、灯罩,其中还包括几十件无釉的提梁圆壶。新会窑的窑炉以木材为燃料,烧窑温度高至1300摄氏度,胎较致密,显青灰色或灰白色。有些器物在施釉前上化妆土,所以也出现了一些青釉釉层均匀,透风度好,颜色纯正的器物。
  新加坡文物研究者林亦秋与新会文物工作者林文斌一直研究这些被称为“大瓦缸”的青釉大罐,从发现时间、瓷型等研究,“黑石号”的瓷器与新会官冲窑出土的瓷器相同,再次证明新会官冲窑是唐代外销窑。
  专家:新会官冲窑还有数十座窑址
  专家介绍,新会官冲窑址很大,新会唐代官冲窑并不是单独的几个窑址,而是由10多个甚至数十个窑址组成,是一整体的窑场或是窑群。
  在唐代社会工商制作业十分发达,由于新会出产优质泥土,而且靠近海边,正处在海上丝路位置上,来自四面八方的能工巧匠汇集到这里,建立窑场制作陶器,当时这里陶瓷制作十分繁荣,专家建议新会博物馆继续在附近寻找窑址遗迹并进行合理保护。许建林说,新会官冲窑为广东省及国内规模较大的唐代窑群,当时生产量及出口量规模相当大,官冲窑是祖先留下来的非常珍贵的文化遗产,其文化内涵及历史价值有待进一步挖掘。
  据新会博物馆副馆长林文斌介绍,新会博物馆目前划出了唐代官冲窑保护红线,并做出规划方案,对新会唐代官冲窑进行保护。许建林建议,当地应该建造“遗址公园”,建立文创基地,让学生们学习中国传统工艺制作技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原文标题:新会官冲窑现“唐俑”为首次在广东窑址考古发现唐代胡人“陶俑”  原文刊于:《广州日报》2017年6月23日第A10版)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河北邺城遗址赵彭城北朝佛寺遗迹揭开面纱 竟是北齐邺都首寺
下一篇:“天山道”科考之记者手记:考古工作者的十八般武艺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