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秘闻

揭秘北京城自来水竟暗藏洋人的阴谋诡计?

日期:2019-01-07   来源:网络

各位一定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吧:

在某个炎炎夏日,您大汗淋漓的回到家中,扔下包儿顾不上换鞋,便直奔厨房,拧开水龙头痛饮一番,当冰冰凉凉的水流划过喉咙的那一刻,真是说不出的酷爽有木有~

当然,按理说,自来水是不能直接饮用的,可还有什么能够阻挡那一瞬的冰凉触感呢,就让咱在这小小的幸福中多沉溺会儿吧。

回家拧开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涓涓流出,做饭、洗衣何等便捷,但自来水绝非“自来”。

在北京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城区居民和农村一样,自打土井,取用浅层地下水,因而水质很差。 

清光绪十一年(1885),北京内外城已有土井1245眼,多为咸苦味道。市民正式用上自来水,是在宣统元年腊月(1910年1月)。然而,建通自来水的初衷,并非出于提高饮用水质量,而是为了方便灭火

这话从何说起呢? 

据史料记载,光绪三十三年到三十四年间,京城发生多场大火,由于运水不便,扑救不及,造成很大损失。

某日,慈禧太后正在颐和园召见袁世凯,恰逢一太监来报,说城东北一带发生了火灾,扑救了两天还没扑灭,慈禧太后闻讯非常焦虑,顺便询问袁世凯有无防火良策。 

袁世凯因而建议,可仿照英法等国家城市安装自来水。不久,他指示亲信给光绪皇帝上了一道奏折,称京城火灾时有发生,一旦波及皇宫,后果不堪设想,建议在京城建立自来水,并称“京师自来水一事,于卫生消防关系最要”。

不到十日,慈禧“谕允”

随后,筹办京师自来水公司的大概办法出台,公司性质为“官督商办”,名称就叫“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任命周学熙为公司总理。

周学熙,安徽至德人,其父曾任两广、两江总督。周学熙最初在浙江为官,1900年入袁世凯幕下,主持北洋实业,是袁世凯推行新政的得力人物。他到任之后,于光绪三十四年五月(1908年)开始行动,先在前门内西城根的十几间房子设立办公地点,并在此组建公司。 

经过几番勘察,认定京城东北与顺义交界地带的孙河段水质最好(上游清河、沙河含沙量大,颜色黄,下游通州温榆河段生活污染大,有臭气),仅雨季水色发黄,其余三季水质清冽,水量稳定。

水源确定后,东直门开始建水厂,并与各主要街道铺设管道。由于我国没有生产金属管道和抽水机的技术,所以全部由德国进口。经过10个月的艰苦施工,于宣统元年三月(1909年4月)铺设完毕。

京师自来水股份有限公司东直门水厂办公旧址

总计铺设了大约30公里长的管线,使用不同规格水管16000多根,安装水龙头480个。 

京师自来水公司刚成立时,自来水并没有真正流进千家万户,而是在几条胡同之间,设立一个公共水站,并在报纸上登广告,招聘水夫,由水夫看管水龙头,自来水要先灌进水车里,再送到各家各户。

给市民送水的水夫

然而,自来水虽好,老百姓并不买账,甚至采取排斥态度。

为什么?一方面来自观念上,时人见自来水用药消毒,便说是“洋胰子水”;由于水管埋于地下,便说是“专走地道,不见阳光”的“阴水”等等。

二是来自原有利益集团的抵制。过去北京城市供水依靠水井,而水井有专门管理的山东籍井户,大约2000多人,他们是反对自来水的强大势力。

街市售水时,市民凭购买的水票到水龙头处取水,一个铜元可购买四张水票,每张水票可买一挑水,使用期限为一年。

其三,皇亲贵族都不吃自来水,仍到玉泉山直取清水,这也加深了市民对自来水的怀疑。

一些略有“见识”的人认为,使用自来水是洋人的一个阴谋,因用了进口设备,一旦推广使用,全城水井都要填死,如果人家把水管一关,岂不是全城人都要渴死?

面对四起的谣言,自来水公司不得不频频出招破解,他们在报纸上刊登说明,免费品尝,半价优惠,对老幼病残用户还管送水上门......渐渐地,人们才知道自来水比井水的确清洁方便。

1910年投产的蒸汽机房

自来水接通后,有市民疑心重重,怀疑自来水里的白沫有问题,1910年3月的一则广告做出解答,是这么说的: 

这龙头咋放出来的水,带一点白色儿?这个白色并不算什么毛病,拿显微镜瞧瞧,全是极小的白水泡,所谓白水泡儿,是因水由孙河汲上东直门水楼子,借楼子上的压力,再送各街市龙头。

水楼子高,压力大,又遇到冷天,水管子里有些冷气,被水压力催得紧,一时散不尽,就跟着水一块出来了。不过一分钟的时候,那水泡就化得干干净净,这个水也全变清了。

建于1908年的自来水水塔,高54米,容积750立方米。 

从当年的报纸广告看,当时自来水并不是全日供应,而是分上、下午两个时段,上午8点到11点,下午1点到4点。

北京自来水博物馆有座漂亮的建筑叫来水亭,东直门水厂建成时,叫“模范水亭”,与水塔、蒸汽机房都是同一年代的建筑,建成于1909年秋,用于接收孙河取水厂处理后的水,沉淀消毒后送入清水池。

这座建筑是由天津德商瑞记洋行设计的,属于欧式建筑,具有巴洛克风格,建筑时运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手法糯米灌浆、磨砖对缝,是中西合璧的精美建筑杰作。 

亭内曾建有一尊坐北朝南的白衣观音菩萨,身高2.7米,身后有假山,身前是净水池。遗憾的是这尊观音在“文革”时被拆毁。

俗话说,吃水不忘打井人。现在,不仅北京城,在郊区各个农村的自来水,也早已四通八达,市民都吃上了优质、安全、便捷的自来水,我们可不要忘记百年前先人们的努力哦!

相关文章

相关推荐

上一篇:揭秘杨贵妃下落之谜:到底被唐明皇逼死还是在日本定居了?
下一篇:揭秘《红楼梦》后四十回被当做纸钱烧了?

Copyright © 2017-2024 m.GuGong.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古宫历史网-手机版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