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李渊的军事成就
李渊在唐朝开国之初,为了早日平定地方叛乱,完成全国统一大业,便大集诸军、加强武备,并继续沿袭北朝以来推行的“兵农合一”的府兵制。
统一战争
唐朝开国后,许多地方还在分裂之中,农民起义军和隋朝残余将领割据各地。李渊在长安安定之后便开始了长达十年的统一战争。李渊、李世民父子对农民起义军首领或割据势力,用招降或武力消灭两种方式同时进行。先后平薛举薛仁杲父子,灭河西李轨,北定刘武周,逐鹿中原,灭王世充、窦建德和萧铣,招降杜伏威,完成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统一。至贞观二年(628年)唐灭梁师都,中国重新统一。
唐朝统一战争
隋朝在农民起义战争的冲击下四分五裂,贵族、官吏、豪强地主纷纷拥兵割据。隋太原留守李渊乘机起兵,夺取都城长安,于隋大业十四年(唐武德元年,618年)称帝,建立唐朝,改元武德。但是此时的唐朝仅占有关中(今陕西)、河东(今山西)一隅,国内尚还存在着大大小小的数支地方起义军队或割据势力。当时,主要割据势力有:薛举、李轨、刘武周、梁师都、王世充、萧铣、林士弘、窦建德、杜伏威等。李渊为了统一中国,采取了先固关中,东攻中原,再平江南的方略。于是,唐朝开始了统一全国的战争。
唐朝统一战争,是唐朝建立后,对隋朝末年在中国各地建立的割据政权进行的统一战争。
武德元年到武德二年(618年—619年),李世民率唐军打败金城的薛举、薛仁杲父子。又以反间计俘虏了李轨,不费刀兵便尽有河西之地。武德三年(620年),李世民率军民反击,消灭了刘武周,恢复了对代北的统治。经过三次军事政治活动,唐朝不仅关中根据地巩固了,而且扩大了地盘,势力得到发展,可以集中力量经营中原和江南,实现统一目标。
同年,瓦岗军已瓦解,山东大部分郡县已降唐,打败了中原地区的王世充和窦建德,后又镇压了刘黑闼、徐圆朗、高开道,唐朝在河南、河北、山东地区确立了自己的统治。
武德四年又将两湖地区岭南并入唐朝版图,武德七年灭杜伏威部将辅公祏,江南平定。
到武德七年(624年),除朔方的梁帝梁师都以外,唐朝已在全国建立了自己的统治。梁师都依靠突厥贵族的庇护,才得以割据朔方。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乘突厥衰乱,派兵攻灭了梁师都。
最终唐朝得以扫灭群雄,重新统一天下。李世民在此统一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即位后又开创了“贞观之治”,造就了唐朝的盛世。
李渊、李世民父子,利用了农民起义的力量消灭隋军主力,削弱割据势力的大好时机,依靠了自己的背景及政治军事经验,完成了统一全国的宏伟事业,避免了历史大分裂时期的再次出现。一个统一的唐朝,出现在中国历史上和屹立于世界的东方。
国富民强的唐朝,虽然政治上领导人频繁更换,给后人一种安定富足,人民欢乐的印象。但是即使如此,这么繁荣富足的唐朝,也经历了近百场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