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夺门之变功臣们的下场
景泰八年(1457年)正月17日,明英宗由太上皇成为皇帝,这一历史事件被称作“南宫复辟”或者“夺门之变”。其中有三个人是夺门之变的主要功臣:石亨、徐有贞、曹吉祥。那么这三位功臣的结局如何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的下场如何?
明英宗复位成功之后,有意放任石亨、曹吉祥、徐有贞等人大肆清除拥戴景泰帝的大臣,这帮人为了自己的利益,连同平时不对付的大臣也连带着打击了,整个朝廷弄得乌烟瘴气。
一、石亨。
石亨获封太子太师,忠国公,依仗自己拥立了明英宗,大肆培植党羽。亲朋故交冒领军功获得封赏和官职的人有50多人,部下骗官的达到了4000多人。明英宗明知有假,但仍然纵容石亨的所作所为。
太监曹吉祥、兵部尚书徐有贞也是如此,在朝廷中培植自己的党羽,石亨、曹吉祥和徐有贞之间发生了不少的矛盾,他们联合将徐有贞贬谪往广东担任参政的职务,排挤出中央政府。
石亨骄横跋扈,广置军队中的党羽,凡是不依附他的将领一律靠边站,有的甚至下狱。明英宗自己就感到了石亨的威胁,石亨在中央负责军队,侄子、党羽在地方掌管军队,一不留神就可能背叛明英宗。石亨背叛了推荐他的于谦,背叛了重用他的景泰帝,说不定下次就取代明英宗了。
天顺四年(1460年),明英宗将石亨下狱治罪,一众党羽全部被清缴。石亨被下狱之后病死在狱中,而他的子侄重要人物都被处斩,家产全部充公了。从高位到地狱,用了3年时间。
二、曹吉祥。
石亨及其党羽被处理了,这事吓坏了太监曹吉祥,他和石亨的做派几乎是一模一样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处理自己,于是加紧了谋反的步伐。
曹吉祥因为曾经多次作为军队的监军出征,他收拢了一批藩将为自己所用,不断拉拢一些朝臣成为自己的班底,蓄意谋杀明英宗,取而代之。
天顺五年(1461年)7月,曹吉祥的嗣子曹钦私自殴打自己的家奴曹福来,被御史弹劾了,明英宗命令锦衣卫指挥同知逯杲调查此事。逯杲这个锦衣卫指挥同知曾经秘奏石亨、石彪叔侄谋反,也曾经密告曹吉祥、曹钦图谋不轨。曹吉祥、曹钦知道要调查自己后决定谋反。
曹吉祥宴请自己蓄养的诸多番将准备造反,曹吉祥在宫中掌握禁军准备接应,而曹钦则由外进攻皇宫。
此时明英宗正好准备派遣怀宁侯孙镗西征,大军尚未有出发,孙镗和吴瑾(蒙古族明朝将领)在朝房中值夜班。曹吉祥手下的一个将领马亮偷偷将反叛的消息告诉了吴瑾,孙镗将部队调入北京城,同时紧急上奏明英宗封锁宫门,抓捕了曹吉祥,断绝皇城内部的叛军接应。
叛军攻打皇宫,由于皇宫各个大门紧闭,接应的叛军早就被清除,几乎没有攻破的可能,天亮之时,孙镗的大军开始清缴曹吉祥的叛军。三日之后,曹吉祥被处以磔刑,曹氏党羽被彻底清除。
三、徐有贞。
在石亨、曹吉祥、徐有贞三人的政治排挤战中,徐有贞首先被排挤,由兵部尚书贬为广东的参政,后来接着被流放到云南怒江一带。石亨、曹吉祥被诛杀之后,他也被放回老家。
徐有贞回到老家之后,希望明英宗再次起用他,但是他构陷于谦、王文的事情在明朝朝廷和民间的反响非常大,都认为他是一个小人。有鉴于此,明英宗也不愿意再起用这样的人物,只是让他恢复官位,但没有任何职权,最终安享晚年。
蔡东藩后来感叹:“于少保君子也,君子不容于小人,小人固可畏矣。徐有贞小人也,小人不容于小人,小人愈可畏,君子愈可悯也。”徐有贞就是典型的小人,已经原形毕露了,谁还敢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