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
中国治水名人介绍
中国治水名人之:郭守敬(1231-1316)河北邢台人,元代杰出的科学家,对天文、历法、水利三方面贡献很大。中统三年(1262年)提出修治燕京附近运道、开发邢台、磁州农田水利及豫北沁河、丹河水利等六项建议,这些建议得到元始祖忽必烈的称赞,并被任命为“提举诸路河渠”,受命负责河流与渠道的整修、管理事务。中统四年(1263年),郭守敬因兴修水利有功,升任副河渠使。
1264年在西夏地方行政长官张文谦的支持下,在宁夏等地修复、新建了数十条引黄灌溉渠道,并修建了许多水闸。至今仍在发挥作用的唐徕渠、汉延渠等十几条渠道就是当时重修的。次年郭守敬升任都水少监,协助都水掌管全国的水利事务。回到大都后,郭守敬提出重开金口河,以引浑河(今永定河)之水入大都,兴漕运与灌溉之利。至1266年,全面整修了金口河,使这条旧渠道起到了既能灌溉又能漕运的作用。至元八年(1271年)郭守敬升任都水监,掌管全国水利工作。
元十二年(1275年)元朝庭开始修筑京杭大运河,郭守敬奉命勘察了今山东西南的泗水、汶水、御河等主要河流,设计了京杭大运河山东段的河道线路,为运河全面沟通奠定了基础。至元十三年任工部郎中,不久又调至太史局,负责制订新历法。至元十七年完成了我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最精确的《授时历》。郭守敬还研制成功了近二十种观测天象仪器,组织实施了规模宏大的“四海测”计划。提出了以海平面为地形测量的基点的科学理论及“海拔”的概念。元二十八年复任都水监,修复通惠河工程。至元三十一年任文馆大学士知太史院事。郭守敬是与张衡、祖冲之等人齐名的我国古代八大科学家之一,是十三世纪末登上世界科学高峰的杰出人物。
中国治水名人之:潘季驯(1521-1595),乌程(今浙江湖州)人,明工治河专家。30岁中进士,嘉靖末至万历中,4次任总理河道大臣,主持治理黄河、运河等,在实践上和理论上都有重要贡献。提出著名的“束水攻沙”理论,对以后治河有很大影响。其代表作《河防一览》,共14卷。
中国治水名人之:李仪址(1882-1938),1909年毕业于京师大学堂,先后赴德国皇家工程大学和但泽工业大学学习土木工程和水利,1915年与张謇一道创办了南京河海工程学校(现河海大学的前身),引进西水利技术。主持兴建了陕西泾惠渠、渭惠渠等灌溉工程。曾任陕西省水利局局长、渭北水利工程总局总工程师范、担任中国水利工程学会第一至第六任会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导淮委员总工程师、扬子江水利委员会顾问等,为我国近代治水的先驱
相关文章
-
中国治水名人介绍
-
关索: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关羽第三子
关索,三国游戏中称为关羽的第三个儿子,而史书并未记载,那么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这要追 ... -
郝昭: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火箭”,以少胜多的曹魏名将
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人物,他克敌制胜,无人能敌。事实上在三国时期 ... -
如何评价中国纺织之祖黄道婆?黄道婆为什么会成为童养媳?
人物档案姓名:黄道婆别名:黄婆、黄母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宋末元初出生地:松江 ... -
为什么称关汉卿为“曲圣”?关汉卿的代表词曲
曲圣,和诗圣、茶圣、词圣等代表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后人对某一领域成就极高的前人的一种尊称 ...
相关推荐
-
中国治水名人介绍
-
关索:中国古代民间传说中的关羽第三子
关索,三国游戏中称为关羽的第三个儿子,而史书并未记载,那么他是从哪里冒出来的呢?这要追 ... -
郝昭:中国历史上记载的第一次使用“火箭”,以少胜多的曹魏名将
在人们的心目中,诸葛亮是料事如神足智多谋的人物,他克敌制胜,无人能敌。事实上在三国时期 ... -
如何评价中国纺织之祖黄道婆?黄道婆为什么会成为童养媳?
人物档案姓名:黄道婆别名:黄婆、黄母国家:中国民族:汉族所处朝代:宋末元初出生地:松江 ... -
为什么称关汉卿为“曲圣”?关汉卿的代表词曲
曲圣,和诗圣、茶圣、词圣等代表的意思差不多,都是后人对某一领域成就极高的前人的一种尊称 ...